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

第一百七十六章 整顿军纪败何涛

第173章 整顿军纪败何涛

李世民一行人到了深夜才回到了梁山。

八百人救了晁盖,凯旋而归,又取了东西二村,与那县令的许多财宝,满载而归,自然是一片欢愉。

那县令试图搜刮郓城县的钱财来做成一番政绩,屡屡被李世民他们所阻碍,但终究还是靠着宋江他们帮助收上了一笔钱。

恶名都让这县令背了,钱财落入了李世民手中。

等将来李世民兴兵之时,将这些地方掌控下来,自然要重新厘定田亩,分发给前来投靠梁山的百姓。

县令卖出去的这些地,梁山是不认的。

李世民也不怕郓城县的地主不答应,毕竟,像晁盖这样的大地主已经落入了自己的手中,宋江这样的也与自己有着暧昧的关系。

小小一个郓城县,还有什么人值得李世民小心翼翼的对待?

自然是百无禁忌,做的越干净越好。

回了梁山,重新安排了船只,将财宝都拉过了金沙滩,一同往大寨中搬运。

整个大寨插满了火把,照的灯火通明。

王进等众多头领带着许多兵丁,正在等待李世民归来。

卸了钱财放在一旁,派些手下清点入库。

李世民带出去的八百兵丁都站在这大校场上。

只带着几位将领走到上首位,一挥手,王进便把自己准备好的兵丁撒了进去,一对一的开始搜身。

如今梁山是草创,这些人也都如同白纸一般,任由李世民作画。

一开始自然要尽最大的努力将他们训得好。

等日后势力大了起来,手底下的人鱼龙混杂,一是跟着自己久了,人心思变,这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控制的住的。

再者,想要扩大势力,是不可能一路打下去的,总是要有些妥协,在李世民看来,这种妥协就比如要收纳许多本来不想收纳的俘虏。

队伍的成分一复杂,军纪自然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的纯粹。

李世民点齐了这八百兵丁,前去营救,晁盖是只准备了甲兵,却未曾带任何钱财的。

王进只带人一搜,从二十多人身上搜到了一些散碎银子,甚至还搜出来了几个金饰。还有一些明显不是什么值钱的,只是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估计也是觉得好玩儿,或是动了好奇心。

二十多人被揪了出来,害怕的跪在地上,却也不敢随便说话。

众目睽睽之下,他们也臊得满脸通红。

李世民无悲无喜的看着他们,这是自己能预料到的一些事情。

就连韩世忠给那个赤裸的妇人裹上半身被子李世民都知道。

韩世忠能忍着不上手摸一把,但这么多士兵在那县令的官衙里走来走去,见到一些财物,不伸手摸一把是不可能的。

正好借着他们再次整饰一下军纪,这是李世民第一次正式出兵,也颇有意义。

二十多人,说多也多,说不多也不多。八百军士面对随手可以拿到的金钱,只有二十个人手脚不干净,倒也不算多。

但是这八百多人,很多人都是在外面站岗,是没有机会接触到那些金银财宝的,只有进入内宅执行命令的士兵才能接触到,这样一看,二十人也不少。

“我已多次向尔等宣明,令行禁止,秋毫勿犯。此番带兵攻入郓城县,一路上没遇到什么阻碍,你们也没什么大功,无非是一些苦劳。只不过,即便只是一些苦劳,跟着我,我自然也会给你们赏赐。”

“可我没让你们下手,你们不该私自下手,犯了我的军纪,我是必然要惩处你们的。”

听李世民说的这般的严肃,那跪着的二十来人脸色煞白。

昏黄的火焰跳动着,都不能把他们的脸色染黄。

“每人重则二十军棍,立即执行!”

一排军士拿着棒子走了出来,又有人将一条条排凳拽了出来。

到时可以让他们趴着,不用趴在地上。

军令如山,在李世民的命令下,没有任何人敢乱动。

即便是那身后看着的七百兵丁,也没有了一开始的欢愉。

一个个目光严肃的看着正在挨揍的兄弟。

无论是下山执行命令的,还是刚才那些搜身的,还是在一旁站岗的,还是这些执行命令的,都被敲山震虎了。

韩世忠站在李世民身旁舒了口气,自己当时禁受住了诱惑,吕方、郭盛、雷横、朱仝也都是吃了一惊。

一伙山贼,虽说行的是仁义之事,做事也颇有章法,但能将军纪执行到这种程度,还是让他们感到非常震撼。

梁山的许多细节,总是在不经意间就给他们带来一些大大的震撼,如今,这又是这样。

这样的军纪要求,莫说在天下,山贼不可能有,便是如今大宋天下,所有的官兵也找不出来一个。

要让吕方、雷横他们想,他们也只能想着那些戏文里唱的姜子牙,孙膑,诸葛亮之类的了。

二十军棍很快打完,都是一群粗糙的汉子,倒也没打的太惨。

毕竟,李世民只是要实行军法,并没有脚步站的内八外八的,刻意做些什么动作。

不过打完之后,这二十来人还是趴在那凳子上难以动弹,看来还是有个几天需要他们休息恢复的。

“有过要罚,有功要赏,军纪严明可不仅仅说对你们的要求高。赏罚分明才是真正的军纪。你们遵守军纪,你们的上官,你们的统领,自然也要遵守军纪,你们的军饷,他们不能克扣,你们的赏赐,他们不能伸手,你们的功劳,他们不能贪夺,一切都由军法护着你们。”

李世民冲着在场所有的头领士兵高声的说着。

这些话是说给所有的人听的,无论是官是兵。

士兵们听了李世民的话,果然心里也安定了一些。

“你们要明白,你们只是普通的士兵,你们固然可以在作战之时对那些无法反抗你们的人予夺予取,将我不允许你们动的钱财私自昧下。”

“可你们要知道,如此的军纪散漫,自然也不要指望你们的上官也严守军纪。那些战败的人自然无法反抗你们,但你们作为一个普通的兵丁,又能反抗你们的统领将军吗?”

“回答,能不能!”

士兵们心中一凛,齐声喝道。

“不能!”

巨大的声浪响彻在这梁山的大寨。

“你们既然知道不能,就应该明白,严守军纪不只是在约束你们。同样也是在保护着你们,保护着你们的军饷,保护着你们用生命用血汗换来的荣华富贵!”

李世民这番对军纪的解释,对所有人来说都是耳目一新。

毕竟,在这些人原本的心目中,军纪严明只是用来约束手下士兵的。

给士兵们带上巨大的枷锁,既要士兵奋勇拼命,却又要阻止士兵暗中发财。

可就在今天,在这梁山大寨之上,李世民将军纪的新理念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士兵们知道了军法是用来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的,自然也会变得军纪严明,自觉的遵纪守法。

与此同时,还会互相的监督,维持这种良好的氛围。

这些梁山第一批士兵也会成为将来的骨干,李世民今天在他们心中种下的种子,将来会跟着他们基层军官的身份一同播撒到更大的范围。

“军纪既鲜明,有功便要赏赐。众将士随我杀入郓城县,虽说没有重大战功可立,但人人皆有苦劳,审判县令所得战果不小,是该赏赐。”

李世民在众人期待的眼光中,又命令在一旁清点财物的吴用,从府库中取出一些钱财,当场发放给所有的士兵。

给八百人这样分发赏赐,旁边几千人看着,众多统领都在一旁等着。

实在是一种非常低效率又浪费时间的事情。

但李世民要的就是这个场面。

通过这种仪式感,将军法是守护基层士兵的这种概念更加生动的印在他们的心中。

无论是真正受赏的这些人,还是在一旁观看的这些士兵、头领。

一定会对今夜记忆深刻。

八百名士兵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个昂首挺胸,目光热切的收到了自己的赏赐。

没有什么人在这场战斗中真的立下什么大功,因此大多数人获得的赏赐都是大差不差的。

只有个别几个干那些脏活累活的多拿了一些钱。

就连吕方和郭盛因为攀爬城墙也发了一笔,虽然过去他们都是干生意的,这些小钱并不放在眼里。

但在今天这个场合下,这些钱他们却拿着舒心,只感觉非常的荣耀、自豪。完全被李世民拿捏了。

那趴着的二十来名被罚的士兵,非法所得已经全部被收走了。

只不过下一瞬,在他们惊讶的目光中,分发赏钱的士兵从那托盘上抓了一把,每个人的面前都摆了一份。

他们有些震惊的看了看那放在地上的赏钱,有些不知所措的抬起头,又左右与一同受罚的士兵们对视了一眼。

看着那两倍甚至三倍于自己等人偷偷摸摸搞来的钱财,心里都是一阵热切。

有那感性的被李世民这般一上一下的情绪推拉,眼眶红红的,都流下泪来。

很快的,有士兵帮他们收拾起了钱,放进了他们的怀中。

山寨中也早已准备好了宴席,为士兵们庆功,也是为晁盖接风洗尘。

那二十几名受伤的士兵已经被抬回了房中。

当然,还是给他们准备了许多的好肉,放在他们身边,一同抬了回去。

没有漏下任何一个人的赏赐。

这样的一幕,自然也是在李世民的安排下被所有人都看到的。

山寨之上没有了刚才的肃穆,变成了一片欢腾。

但在这欢腾之中,士兵们却都不由自主的自发的保持了一种克制。

没有人放浪形骸,没有人酗酒无度,没有人争得面红耳赤。

李世民很满意今日的军纪工作。

这般大费周章的处置一遍,效果非常的不错。

这才带着众人与晁盖推杯换盏起来。

晁盖此刻也没有了晁天王的豪气。

看着李世民如此威严的当着数千兵丁的面申明军纪,实行军法,赏罚分明,心中又敬又服。

自己也隐隐的态度转变了。

和自己在东溪村与那些豪杰相处不同,处在这种氛围里,实在不好意思再兄弟哥哥的这些哥们义气拿出来谈。

不由自主的豪放的晁天王也守起了规矩。

心里自发形成了边界感,也知道这梁山上的李世民与当初在东溪村与自己对饮的李世民其实是不一样的了。

李世民始终没什么变化,变的只是自己以及所处的环境。

晁天王也不傻,他知道该如何与李世民相处。

李世民可以称呼他们为哥哥、弟弟,表示他的情意,但他们这些人感动之余,必须要保留一部分的尊敬。

要保留一部分上下级之间的尊卑观念。

自己认清这样的事,让李世民不觉得难办,对自己也是好事。

宴席散后,各自歇息。

第二日一早,李世民又派出人手打探官府的动静。

他这里还需要安排新上山的几个人。

略想了想,吕方、郭盛便留在自己身边,给孙安做个副手。

这两人武艺不错,卖相也好,又都使一套方天画戟,刚好凑成一对。

那个石勇没见有什么本事,上得山来,也未立寸功,便把他甩到了杜迁的手里。

到底是他直接见到了李世民,走了捷径,若不然走那正常的梁山征兵的路子,除了真有武艺超群的,在前期的选拔训练中能脱颖而出,其余人只能从基层走起。

想要跟着杜迁、宋万这样的小头目干,也需要一步步爬呢。

雷横、朱仝武艺不俗,对李世民来说,也是一个大惊喜了。

雷横虽略逊一筹,但武艺也算得上成,比李忠他们都要强。

朱仝的武艺不逊色史进,与王进交手,一时间也难落下风。

两人都是一身好武艺,自然不能寻常对待,只不过到底对梁山尚未有十分的贡献,也不好提拔的太高,李世民也需要对他们再考察考察,并不让他们独立领兵。

便把朱仝放到了韩世忠手下,做个副将。

雷横跟着史进与李忠平起平坐,也做个副将。

雷横虽说是初来乍到,陡然便攀到了与李忠平起平坐的位置,但李忠并没有半分不满。

他多年跑江湖,自然也是人情练达,认得清自己的身份。

若是一个月前,以他的武艺,倒还配得上一个副将的身份。

毕竟他们这一营也只有五百人。

但到了如今,梁山在短短时日内势力大增,李世民还没有另外各设几营,他们这儿本来只有五百人的营,一个个的都膨胀到了一两千人。

依照李忠他们的武艺,做个一两千人队伍的副将,虽然还不算极限,但已经有了雷横、朱仝这样的人珠玉在前,他们自然也该认清自己的位置。

根据李世民对李忠、陈达、杨春这几个人的判断,将来让他们带个三五千精兵,便已经是极限了。

除非他们刻苦用功,勤学兵法,脑袋开窍。

……

李世民在梁山庆功,济州府尹却在济州城愁眉不展。

“天寒地冻,船只不得通行,这可如何绞杀这伙梁山水贼?”

府尹知道梁山贼寇凶悍,但在他心中,凶悍只不过是胆子大,敢做事。

却决然不能与真正的官兵对抗的。

毕竟小小一个郓城县,其实也没什么守备力量,真有那胆子大的,夜里杀进县衙把那县令给剁了,其实也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但是如今摆在府尹面前的难题就是,如今这大冬天的河道都上了冻,偏偏那八百里梁山泊水又深面又广,却是不上冻的。

无法走在冰上去剿灭他们,只能靠船只接近。

济州城倒也能搜罗出来四五百的船,却又运不到郓城县去。

郓城县又能搜罗出来多少船?必然是不如济州城多的。船只限制了运兵的数量,区区一伙水贼,却在这府尹眼里成了棘手的问题。

若是他们做的事情闹的声势再小些,等到开春再剿灭他们也并不迟。

偏偏他们杀了县令,诽谤朝廷,闹出来这样的轩然大波,给这府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今又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只等着开春之后反手将他们灭了。

“大人勿忧,无非是区区一伙小贼而已,不识天时,冒犯天威,擒之不难。”

那府尹愁眉苦脸的说道。

“我也知擒之不难,可如今不是时候啊。我们能等,只怕朝廷不愿意等。”

那团练使黄安转了转眼珠,笑了笑。

“当今官家清贵,区区一个县令还不值得官家大费周章?如今又有更重要的事情困扰着相爷们,这郓城县令在朝中又没什么靠山,闹不了什么大事。”

“他没靠山,你我便有什么靠山了吗?再小的责任咱们都承担不起,少不得要夺职流放。”

黄安笑着安慰着府尹。

“如今朝廷四处缺钱,官家又要修延褔宫,保和殿,烦心事儿已经够多了,府尹大人若是能在这些事儿上为官家分忧,区区一个县令的罪过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今的高太尉,当年不过是陪着官家踢了几脚球。咱们虽然在朝廷没有靠山,但是官家就是咱们最大的靠山,就看咱们能不能攀附上去了。”

府尹有些犹疑地看着黄安。

“你的意思是?”

黄安笑道:“郓城县的情况我也大致了解了一些。在郓城县县令也是个有心人,正是想与人联合,害了那晁盖的性命,夺了他的家财,送上来也做个政绩,不成想,那晁盖居然真的与梁山贼寇有勾结,贪心不足蛇吞象,这才落到了今日的下场。”

“但是郓城县县令的实力不足,府尹大人与我实力还不足吗?整个济州府最难收拾的便是这梁山贼寇,区区一伙贼寇,又如何能与官兵对抗?”

“如今虽然不能动手,且派个五六百人到那郓城县驻扎,糊弄一下朝廷也就是了。咱们刚好有时间,可以多多的调兵遣将,开春之后,以绝对的实力施展雷霆之怒,将梁山这伙贼寇反手拿下。”

“至于府尹大人您嘛,自然该效仿青州慕容知府,清查济州田亩,查出来被这些乡间小人藏起来的国财。这事情做成了,官家岂能不龙颜大悦?郓城县的事又算得了什么?到那时候,府尹大人不仅不会被怪罪,反而要高升嘞。”

府尹听得两眼放光,他其实也早有了心思,只是一直还没能下这个决定。

但又有些迟疑。

“做这样的事,只怕济州服务民怨沸腾,百姓和豪绅们不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
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
赵栎阳燕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被撞身亡。穿越到乘国。作为一个穿越者,赵栎阳发誓不虚人间再走一回。科举做官,踏入朝堂之中。立军功,喷君父,斗奸佞。为官敢为天下先。纵然被褫夺功名,削职为民。亦是无怨无悔。
落雪长安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陆宁意外获得穿越戒指。回到大明初年与朱元璋成为挚友。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子孙过得不好,大明无法长存。“你给子孙花了那么多钱,大明存在了那么多年,你要是实在想知道,我可以带你去看看。”于是乎,陆宁用穿越戒指带着朱元璋开启时空旅行,领略大明风华。“什么?咱的标儿没了?”“该死的东西,竟敢抢咱允炆皇孙的江山,看咱不扒了他的皮!”“嗯,仁宣之治,高炽、瞻基,这父子还算不错。”“那个叫朱祁镇的给咱吊起来
念辰
大唐虎贲
大唐虎贲
在隋末动乱之际,一位少年虎贲横空出世。他就是罗士信,演义小说中罗成的历史原型。十四岁从军,单骑于敌阵前挑战,无人敢应。隋炀帝闻其名,令画师画下他战场上的相貌来观看。他重情重义,骁勇彪悍,征战沙场仅有六年,却身经百战,勇名赫赫。唐讨刘黑闼战中,罗士信以区区两百人,于残败的洺水小城挡刘黑闼上万兵马强攻,苦战八昼夜,力尽被擒,年仅二十,英勇就义。秦王李世民大感悲痛,追谥一个“勇”字。一个现代人,因意外回
无言不信
穿越红楼之我是薛霸王
穿越红楼之我是薛霸王
这本书大部分还原原着,这本书不是爽文,没有装逼打脸的情节,只是一个现代人把自己代入了薛蟠的身份,做了一个白日梦!剧情按着原着走,主角的出场不会很早!
扭曲的蛤蟆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众所周知,打灰是一门技术活。土木老哥魂穿明末,却好死不死穿到了桂王朱由榔身上。这位原本的跑跑皇帝,本来是一个笑话,东躲西藏跑过五十多个地方,最后还是难逃一死。“这可是地狱难度啊,可我啥也不会,只会打灰,这可怎么办?”求生的本能下,桂王勉强登基,开始自救。紧接着明清之际的一众名臣、将星闪亮登场:堵胤锡:“你说这个,叫水泥手榴弹?还能伤人?”李定国:“这叫混凝土的东西实在是神物!用来筑城,必是坚城,千
大白萝卜烧牛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