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冉月却明白,那不过都是周儒装出来的,那是被压抑太久的表现。
如今没了束缚,周儒的话本子大业从未断过,冉月也极为支持他。
她可不同其他女子那样,觉着男子做这些是离经叛道的事,在她眼里,只要能让周儒开心的事,都是好事。
在京城待久了,周儒竟是想念那段在外游历的日子了,冉月同他一样,本就是江湖之人,不愿受这些礼教的束缚。
她求了凰以然,让她下放到地方去,话里话外都是冠冕堂皇:“陛下,臣觉着如今的职位来得有愧,臣希望到地方先去历练几年,更好地为陛下效力!”
凰以然哪会不知晓她肚子里的弯弯绕绕,但是都是聪明人,她不揭穿她,她还指望冉月先去探探路,因而只说:“你自己去同大理寺卿说去。”
不知冉月又同周襄聊了什么,周襄不但不反对,反而还怕周儒闹脾气,特意来了一趟冉府。
她叫来周儒,语重心长:“儒儿,那里比不得京城,吃穿用度难免差些,你要多理解理解你妻主,她心中装着天下,有远大抱负,你莫要闹脾气毁了她的前程!”
周儒心里暗骂,面上却是老老实实应了下来。
不管怎样,目的算是达成了。
县里的确比京城差了太多,但还好周襄怕周儒不习惯,给他们整了许多盘缠,再加上周儒写话本子小赚了一笔,他还用赚的钱开了个小作坊。
周氏话本子作坊。
召集一群写话本子的人一起,钱是越赚越多。
几年下来,赚了个盆满钵满,但却久久未怀上子嗣。
原因无他,两人都不愿意生。
周儒是被黎墨琰和付洛衣生孩子的阵仗吓到了,偶尔想想都能感觉到两人凄惨的叫声还在耳边回荡。
而冉月,她是害怕会失去周儒。
都说男子生孩子如同鬼门关走一遭,她不愿让爱人走这一遭。
反正她家人早就没了,一家子也就剩她一个,无需传宗接代。
她也不管外人如何说,她都不在意。
她只要周儒。
倒是周襄,时不时写信过来问这事,难免让周儒有些烦恼。
恰好这时冉月外出时在山中捡了一个女婴,她干脆抱了回去,谎称是她和周儒的孩子。
不明真相的周襄信了,也不再去打扰两人的生活了。
对于这个捡来的孩子,周儒和冉月像对待亲生孩子一般对她。
给她取名冉洛棠。
自此,两人行变成三人行,日子还是过得极其愉快。
只不过多了孩子的欢声笑语。
为了带周儒和孩子四处游历,已升为知府的冉月时不时就去新的县城考察。
辖区内的百姓都知道,他们的青天大人最为体察民情,就连一些乡野的地方都不错过。
而知府郎君和小公子也是大善人,不辞辛苦,跟着大人四处奔波,就为了百姓们能拥有好的生活。
对此,冉月和周儒是喜闻乐见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人虽偶尔会有一些小摩擦,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感情。
还有许多地方他们还未去过呢,趁着年轻,还要多走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