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夜路走多了,难免碰到鬼。
听到那如泣如诉的阴森之声,爷爷当时就汗毛倒竖,冷汗直流。不过好在爷爷胆子够大,并没有被直接吓昏过去。要是林琅遇到这种情况,估计他当场就两眼一黑,昏死过去了。
片刻的惊慌失措之后,爷爷壮着胆子,不停的环顾着四周,试图找出那个装神弄鬼的东西。
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这冤有头债有主的,就算那女鬼有天大的怨恨也不能找到自己头上不是?所以他冲着周围那黑洞洞的树林大声喊了一句:
“你是什么玩意儿你是?你要是鬼,就赶紧滚去阴曹地府,有什么冤屈跟阎王老爷说去,别在阳间晃荡,这不是你该待的地儿!!”
这么喊了一嗓子之后,爷爷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周围的动静。周围很安静,只有偶尔的冷风吹过树叶时带来的窸窸窣窣的声音,就像是有无数的孤魂野鬼在窃窃私语一般。
爷爷听了一会儿,发现没有什么动静之后,心里便是稍稍的安稳了一些。可能这女鬼也害怕他这阳气旺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所以爷爷喊了一嗓子之后,那个阴森的女声再也没有出现过。
于是爷爷便再次趴在地上摸索着寻找那丢失的火柴,他以为那女鬼怕了,可当爷爷终于找到了火柴,重新点燃了煤油灯之后,耳边突然又吹来了一阵阴森森的冷风。
很轻的风,就像是有人在他耳朵旁吹气一样,将刚点亮的煤油灯再次吹灭了。
紧接着,爷爷的肩膀就被人从身后轻轻的拍打了一下,并且耳边再次传来了那个阴森轻柔的声音:
“我的鞋呢?你把我鞋丢哪里去了?”
借着头顶那朦胧的月光,爷爷颤颤巍巍的瞥了一眼自己有些发冷的肩膀。不算明亮的月光下,爷爷清楚的看到了一只白森森的手,此时正搭在自己的肩膀上。
这是老一辈人经常会说到的“鬼搭肩”,也是这恶鬼害人时经常会用到的招数。鬼是阴煞之物,与活人身上带着的阳气相冲。若是这阴鬼邪物遇到了身上阳气不足的活人,那阴气便可以直接冲散这人身上的阳气,它也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吞食人的生气。
若是遇到了阳气旺盛之人,那这阴鬼邪物便会使出“鬼搭肩”的招式。人在肩膀被突然拍打的时候,会下意识的转头回看,这个时候也是人最没有警惕的时候,如果这时回头突然看到了恐怖的东西,人是特别容易被吓到的。
而一旦被吓到,人就会出现浑浑噩噩的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丢了魂”,此时这些阴鬼邪物就能够趁机吸取人的生气。
所以爷爷根本就不敢回头去看,他心知自己这是招惹上了这个阴魂不散的女鬼,当下之急是赶紧想办法把这阴煞之物驱逐出去。
他不可能带着这阴鬼邪物回家,毕竟奶奶是女人,并且刚生下孩子没多久,受不得这阴煞之气。而大伯还是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更经不起这邪祟的折腾。所以爷爷当下便是一咬牙,迈开步子就朝着山脚下跑去。
他记得山脚下有一座小庙,庙里供奉着一个叫金元娘娘的神仙。其实爷爷从来都没去过庙里祭拜过,更不曾为这金元娘娘奉上香火纸钱,但如今他也只能祈祷这金元娘娘大人不记小人过,能够不计前嫌的帮他一把。
一路上,爷爷着急忙慌,连滚带爬,耳边还时不时传来那女鬼幽森的声音,不停的催促爷爷去给她找那只被丢掉的绣花鞋。爷爷哪里会听她的,也不开腔搭理,只顾着闷头往前冲。
可这般走了许久,爷爷却依旧没能走下山去。看着周围那些看起来有些熟悉的粗壮槐树,爷爷脑门上冷汗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好家伙,这是遇上鬼打墙了,这女鬼,是铁了心的想要害他啊。
这遇上鬼打墙,最好的法子就是不去看周围的环境,凭着自己的记忆去走。因为所谓的鬼打墙不过是障眼法,眼里看到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真的,如果一味地相信眼睛看到的东西,那一辈子都别想走出去。
眼睛里看到的东西会出错,但脑袋里的记忆却不会被干扰。爷爷虽然不经常来这槐山,可是他的记性很好,走过几遍的路他就能记得特别清楚。
略微确定了一下位置之后,爷爷心里发狠,直接闭上了眼睛,依靠脑子里的记忆摸索着一点一点的往山下挪动。
而此时,爷爷背上的那个女鬼也开始有些焦急了起来,她的声音变得又尖又细,就像是发了疯似的在爷爷耳边不停的叫唤,非要爷爷去帮她找鞋子。
爷爷哪里会管她这个,这阴鬼邪物说起来邪乎,但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它只能依靠些装神弄鬼的小把戏吓唬人。说白了,它就是让你产生幻觉,你越是害怕这幻觉就越是真实,而过于真实的幻觉,自然能活活的把人给吓死。
但如果你不害怕,不上它的套,它就拿你没办法,孤魂野鬼罢了,它又没有尖牙利爪,也不能真的啃你咬你。
想到这里,爷爷心里更是安稳。这女鬼叫的越是凄厉,他就走的越快,直到爷爷一个不小心被绊了一跤,整个人趴在了冰冷的青石台阶上的时候,他才重新睁开了眼睛。
有台阶,就说明他已经来到了金元娘娘的庙前。所以爷爷在睁开眼睛之后,立刻跪倒在了这个有些破败的小庙门前,在台阶上不停的磕头说道:
“金元娘娘保佑,金元娘娘保佑,小子半夜过山,招惹了不干净的东西,还请金元娘娘显灵,替小子驱了这邪祟阴煞……”
也许是爷爷的诚心祈祷起了作用,也许是金元娘娘厌恶这邪灵阴煞之物弄脏了自己的庙宇,就在爷爷跪拜之时,原本紧闭的庙门突然大开,一道威严清冷的女音自庙中悠然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