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轻声道:“谁要听你说那些乱七八糟的,我只是忽然想抄几遍《女论语》了,偏偏书也丢了,字也忘了,你既然抄过几遍,可还记得几句?”
“我记那个作甚,你都不记得了,我更忘了。”
“那也罢了!”
黛玉梳好了妆,站起身道:“还赖在这干什么?我要去找二姐姐玩了。”
“这就走。”
“你去哪?”
“去老师家里,给他看看我这几天的文章,顺便点评点评。”
黛玉抿嘴轻笑道:“我说呢,这么急急忙忙就要走,原来是去见小师妹。”
贾珊轻轻戳歪了一下黛玉螓首,笑道:“你这性子,也就是遇到我了,能消受得了你。”
黛玉咬牙攥拳锤了贾珊一下,道:“又胡说八道了!”
……
“珊儿,这两三年你的文章越发气机畅通,辞藻丰腴,格局宏达,已经隐隐有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李守义看了贾珊的制义,每次都是毫不吝啬的赞美:“这样的制义,明年会试必中的!”
贾珊忙谦虚笑道:“比起宗宇先生我还差得远呢,再者说学生有今日之功,也全是老师多年教导。”
李守义笑道:“若论起教你,我还真没好好教过你什么,不过今日临时告诉你一个诀窍,或许有用。”
贾珊忙道:“多谢老师。”
李守义点头笑道:“会试第一场最重要,一共七篇文章全部写的华丽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定要有所舍取!”
“第一篇不用说,首艺不行后面再天花乱坠也白瞎了,考官没空看。”
“再一点才是最重要的,一般考生都以为考官的侧重点从第一篇开始逐渐递减,到了最后两篇已经是无所谓了,其实不然,只因为第二,第三篇文章也是出自《四书》,有了首艺的的惊艳,第二第三可以稍稍藏拙,把心思多用在第四篇,也就是《经义》的第一篇!这一篇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受教了!”
“嗯,听说今年乡试你们府上也有人参加了?文章写出来了吗?”
贾珊笑道:“宝兄弟去了今年的秋闱,不过文章没有没默写出来,说是太紧张忘了一些。”
“那就罢了!”
八股文章少一两句已就是天差地别,既然记不清楚,就真没必要花心思默写了!
而且宝玉的大名李守义也略有耳闻,能参加乡试已经很不简单了!
又说了一会话,李守义笑道:“过两天我就要回金陵养老去了,下次写的文章记得送信到金陵去。”
“老师要走?”
“是准备走了。”李守义吃了口茶,又说道:“原本打算等看你明年过了会试再走,只是年纪大了,越发思乡心切,如今竟是一天等不得一天了。”
“东山书院那边?”
李守义笑道:“已经有人接手了,我现在是真正的无事一身轻了!”
贾珊这几年练功,略懂了一些望气之术,见李守义身子还算硬朗,不像是有灾病的模样,心中不面担心。
寡婶!
李守义是怎么死的呢?
这些年贾珊的了解李守义为人和善,桃李天下,又从不掺合朝堂,理应没有仇家才是。
就怕死于意外,那才是防不胜防!
“老师一路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