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的农家小福妻

第163章 大臣们的农家生活

姚灵想说孕妇不能碰猫猫狗狗,容易发生意外,严重的还会造成流产。

但见到杨丹丹恳求的眼神,想到她即将临盆,不过是求个心理安慰罢了,欣然应允。对杨丹丹好一番劝慰,让她不要胡思乱想,好好养胎。

钻到空间,跟肥猫笨笨好一番嘱咐,承诺了好几根小鱼干。才哄的肥猫笨笨愿意陪着杨丹丹待几天,并且不伤害人家。

宋寻看着杨丹丹顶着硕大的肚子,坐立不安,一会儿站起来走两步,一会儿又坐下歇歇。喘着气,脸色憔悴,浑身浮肿的模样,眼神暗了暗。

女人怀孕生子太辛苦了,将来灵儿也要遭此罪。想到这里,忍不住心疼。

或许因为灵猫的存在,杨丹丹胃口大开,多吃了一碗饭。喜得李石头对着肥猫笨笨不停地作揖,说着感谢的话。

惹的姚灵笑得毫无形象,只差没有喷饭了,被刘老太好一顿批。

赶了一天的路,疲惫至极,吃饱喝足,大家各自进了自己的房间安睡。

工匠们挺用心,房子造得结实大气,屋子里的家具打造的也挺好,古风古色的。床、衣柜、桌子,应有尽有,还有一个雕花的梳妆台。

姚灵满意地查看着每一件家具,因为没有住人,缺了一些软装,把一些软装布置好,是一间温馨舒适的卧房。

姚灵十分满意,住惯了现代的高楼大厦,偶尔住住这种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还挺新鲜。

唯一不好的是,洗澡的淋浴间不太方便。不能站着淋浴,只能泡澡。

姚灵迷迷糊糊地想着,大不了以后在空间里洗澡好了。至于其他人,能住上现在的这种青砖大瓦房,都说是祖坟冒了青烟。哪里还有挑剔的。

第二天一大早,刘老太就忙活开了。再有三天,就是姚应文和李小霞成亲的日子,也是姚家正式搬进新房的日子。

从此,姚家成了云山村数一数二的大户,不仅住着四合院的大宅子,还有几百亩的地。

最让人眼红的是,有两个赚钱的作坊,粉条作坊和腐竹作坊,每天不停地生产,大量的产品销往安陵城。

村民们在作坊里干活挣下工钱,日子越过越红火。尤其是现在,看着地里沉甸甸的稻穗,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脸色都露了笑。

兰草娘,村长媳妇,陈四奶奶等等,都涌进四合院帮忙打理姚应文成亲所需要的物品。

其中有几个新面孔,姚灵认不到,经过村长媳妇介绍才知道,是那些大官的夫人和小姐们。

短短几个月,这些人变化还挺大的。都说官夫人讲究贤良淑德,笑不露齿,行不能疾走。

看这几人,说话做事爽利得很,浑身散发着活力。比那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官家夫人顺眼多了。

这些夫人也静下心来,和自家老爷过起了一夫一妻的农家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子竟有滋有味,比在京城的时候自在多了。

没有钩心斗角,没有斗不完的妾室,更不用对其他夫人谄媚讨好,靠自己双手换取价值,活得更有尊严。

姚灵见大家忙得热火朝天,宋寻和柳太傅躲在书房里,神神秘秘地不知道在说什么。

她想了想,带着邵玉宏和姚仁两个小的,去辣椒田里看看。李小霞一直借住在杨家村杨大河家,伤好了以后,每日白天去云山村,帮着李氏王氏给工匠们煮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离婚后,前夫追我上瘾了
离婚后,前夫追我上瘾了
他冷酷的向她,嘲讽。她紧张的护着,不断恳求,他却依旧冷酷。无力挽救孩子的她,跳入了深冷的海里。五年后,再次相遇,他一改曾经的冷酷,成了追妻狂魔。“欣暖,求你,复婚吧。”空窗五年的某人,深情恳求。她小手指着他的口,冷嘲:“是谁说的,我没资格生你的孩子?”男人一把拽过两个小奶宝,放到她面前:“宝贝儿,快叫妈咪。”
贝小爱
王妃立志要守寡
王妃立志要守寡
庆国公府的宝贝疙瘩薛昕昕疯了!立志要嫁给命不久矣的端王当寡妇!欺负端王?来一个她扇一个!太子把他当踏脚石?她一脚把太子踹下储君之位!他活一天,她陪他一天;他活一年,她陪他一年,然后,陪着陪着……突然发现,他怎么就坐上皇位了?他与她十指相扣:“昕昕,一辈子可好?”“好!”
闲处好
重生后长公主她靠弹幕登基了
重生后长公主她靠弹幕登基了
重生前,沈长安虽为嫡长公主,但母后早亡,父皇忽视,在宫中人人可欺,长大后,自幼订下的未婚夫举兵造反,最终一杯毒酒了却此生。重生后,沈长安发现,她所处的世界竟是游戏所化,她则成为一个直播间的主播,还能看见玩家发的弹幕!不想当皇帝的公主不是好主...
筠木夭夭
童年江雀熙
童年江雀熙
这是我写的一部成长小说,讲的是单亲家庭孩子的故事,主人公江雀熙是一个面容清秀的小女孩,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重病去世,和母亲独自一起生活。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亲的病逝对她的打击很大,性格往往有些孤僻,后来在老师和朋友的关爱下,她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一个青春少女。和朋友一起长大,一起从小学毕业。
铃兰姐
天魔医婿
天魔医婿
三年之前,沈天入赘,为了救下老婆,成为植物人。可谁料三年来,宋家人对其百般羞辱,老婆宋晓悠不仅意欲将其毒死,更是险些毒害母亲!他恨!他恨啊!他恨天道不公!他恨自己无能!命劫已至、生机乍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既然天道不容,那沈天便遁入魔道!自此成为魔道
人心方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