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朱瞻基进入中书堂,杨士奇等人连忙放下自己手中的活给朱瞻基行礼:“太孙殿下。”
“诸位请起。”
跟着朱瞻基一起进入中书堂的官员连忙跪到朱高炽的脚下。
“太子殿下,安南急报。”
听到是安南那边的急报,朱高炽瞬间睁开了自己的双眼。杨士奇等人也是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活,看向朱高炽那一边。
“拿上来。”
“是。”
看完沐晟写的八百里加急后,朱高炽直接咳嗽了两三声。
“咳咳咳…”
看到朱高炽咳嗽,朱瞻基连忙上前帮助朱高炽顺气。
“爹,别急,别急。”
杨士奇见状,立刻上前问道:“太子,安南那边出了什么事了?”
“还能有什么事?无非就是陈季扩反了。”
“沐晟将军在信中说了,陈季扩领兵三十万反明,安南的大部分地区已经丢了。现在沐将军集结了五万兵马扼守在九真部,挡住了陈季扩南上的道路。”
“不过,这都是暂时的,两方兵力悬殊,沐将军迟早会落败。”
“让英国公张辅速速来见我。”
“拟旨。”
张辅受到太子召见,自然是不敢怠慢。
“太子殿下。”
“张国公,陈季扩那边已经反了,该你出马了。”
听到陈季扩那边反了,张辅的双眼顿时散发出一丝精光。朱棣这次北征将陈懋,李彬还有柳升都带上了,就是没有不带上他,就是为了应对陈季扩那边。
现在,终于轮到赋闲在家的他出马的时候了。
“臣明白。”
“皇上在出发去漠北之前,便遗留下来一张圣旨。”
说完,朱高炽便从自己的座位上拿出一道圣旨。
“英国公张辅,接旨。”
看到朱高炽手中的圣旨,所有人都放下自己手中的活,跪在了朱高炽的面前。
“问,圣躬安。”
“朕安。英国公张辅接旨,安南陈季扩不守君臣之道,公然反明。今朕特命你,带兵四十万,平定叛乱,钦此。”
“臣张辅,领旨谢恩。”
将手中的圣旨递给张辅之后,朱高炽呵呵的笑道:“好了,都起来吧。你们也是,该去忙都去忙吧。”
“是。”
听到朱棣要自己领兵四十万去平乱,张辅瞬间就有些懵了。大明总共就一百多万兵马,而朱棣这次北征就带了四十万兵马。那些镇守要地的兵马绝对不能动,因此,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余万兵马能动,而且这些兵马还基本上还是二线部队,完全没有多少战斗力。
“太子殿下,这四十万兵马,从哪来?”
“皇上说了,从藩王手中收来的四十万兵马,你全带去平定安南。”
“那些兵马现在都驻扎在应天的校场。”
听到朱棣要自己去带领从藩王手中收上来的兵马时,张辅都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这四十万兵马虽然装备精良,但是却是藩王的军队,他指挥起来肯定有些困难。而且,这四十万兵马才收上来集中训练,互相都不认识,军队之间的配合肯定不行。
而军队除了看单体的战斗力,还要看配合。不然,就算单体战斗力再强,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因此,朱棣的这个命令,感觉就是想要考验他的能力啊。
等到那些在中书堂干活的大臣都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了,朱高炽才走下来对着张辅小声说道:“对了,皇上这次请你将瞻基带上。而且,不用对瞻基区别对待,只需要将瞻基当一个普通的大明将领即可。”
听到朱棣还要自己带上朱瞻基,张辅瞬间有些不知所措。
“太孙也要去?”
自己不仅要管住那些藩王军队,还要让互不相识的藩王军队打出配合,让他们发挥出强悍的战斗力赢得战争。不仅如此,自己在战后还要负责安抚安南的百姓。朱棣居然认为这些任务还不够,还要强行安插给自己带上朱瞻基的艰巨任务。
虽然朱瞻基经过他的指导,已经有了足够的兵法理论,那都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下场,那就看赵括。在两方兵力加起来超过五十万的战场上,那是瞬息万变,什么都可能发生,他可无法保证朱瞻基的绝对安全。
看到张辅的表情,朱瞻基就知道他根本不想带着自己去战场。现在的张辅可是在巅峰时期,他要是能多跟张辅多学一些东西,能够受益终生。因此,他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张国公,如果我因为我的愚蠢轻敌而身受死地,请不要来救我。”
朱高炽虽然不愿意朱瞻基去战场,但是雏鹰始终是要展翅高飞的。
“张国公,这可是皇上的命令。”
见朱高炽都搬出朱棣了,张辅也只能无奈的说道:“好吧。不过,我再次要提一个要求,不知太孙是否同意?”
“张国公请讲。”
“一旦上了战场,全都要听我的,不准任凭自己行事。”
当然要全听你的,我可是一个战场小白。要是随便行事而GG了,那可真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