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安然点了点头:“文伯暂代管家一职。文伯,你现代我爹他们去放置东西。”
“好的,这边来。”
“麻烦了。”两人一点头,跟在文伯身后走了出去。
陆安然给两个小的盖好了被子,这才看向陆子期,“这段时间对历城了解得怎么样了?”
“只了解了一个大概,我根据以往的阅历提出了些许建议,你看下。”他把笔记本递给了陆安然,然后揉了揉自己的胳膊,有点儿累。
陆安然看到了,便道:“你先歇息吧,我带回去看。”
“回去?你要家?”陆子期双眼一亮,他也想回。
陆安然见状,不由得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最多后天我们就来了,你辛苦熬一下这两天。
不过,爹和四叔在这里,你可以轻松一些,多睡睡,补补元气。”
“我有好好的练功。”意思就是还能熬得住,不需要补。
潜意思陆安然自然是听出来了,她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等你练出了内力在跟我说这句话吧。行了,去休息吧,我先回去了。”说着,拿出两个苹果带给他:“记得吃,走了。”
陆子期接过苹果,看着陆安然离开后不禁一脸苦笑,这丫头,他才十三岁呢!也放心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他。
将人送到历城后,陆安然又迅速返回了村子,二话没说,直接钻进了屋子里,仔细地看陆子期捋出来的笔录和建议:
一、近水利而避水患,即接近水源但地势要高于洪水位。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历城位靠阚江,防水患是重中之重。
旧址需要舍弃部分,迁移到更高的“凸”腰地,这不仅避开河流冲刷,还可因沉积使得地面逐年扩展,可耕地与可居之地增多。
与腰带水相反的河岸凹人段是“反弓水”,因此处于此处的民居村落必须迁址。
二、防卫性。
“若造都邑,则治其固与其守法”。
都邑如此,村镇亦然,提高防卫性能,是对防止外部侵袭,包括军事侵袭的基本聚落环境的根本。
需多选取易守难攻、通道数量有限、便于控制与防御的地带。
历城四周宽广,修建城墙应当横跨两头山脉,形成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形势,亦或者兴建城墙、引入护城河提高防卫性。
三、交通通畅,供应有保障,这一点在大型府城尤为重要。
村落在防卫圈内有足够的可耕地,以保证有可靠的补给线和补给村落。
历城南面为金门关,进出受到他人掣肘。
因此,补给线运输主要靠水运,陆路为辅。因而,在可通船的阚江上选建码头,可通过修筑运河改善水网系统。
四、注重小气候。
相地过程就是选择最佳微环境的过程,除了考虑微环境中的水、土、防卫与交通因素之外,小气候也是重要的一条。
尤其是在大气候较差时,小气候的良好更值得重视。
五、文人景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