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成曹操,振兴魏武雄风

第114章 曹操选兵

益州官府提供了足够的物资,给了夏侯渊大刀阔斧的机会。

“所有入伍的新兵,都管吃管住,每三天有一次肉食。”

“只要能够坚持下来,我给你们挣一个铁饭碗。”

夏侯渊目光威严,扫视全场。

他将招募的文书,送抵各村,专门招募踏实肯干的壮实农户。

“兵之贵选!”

要想成就精兵强将,身体素质是基础。

曹操特地出席了选兵,和夏侯惇、夏侯渊一起把关。

只要培育出一支精锐,以精锐为核心领军作战,能够事半功倍。

郡兵只适合打顺风仗,随便挑选几千人跟在后面混即可,他们根本指望不上。

“兵有额数,饷有限给,其法惟在精。”

曹操衡量着排队的新兵,一边传授给夏侯渊、夏侯惇兵法之道。

“第一。”

“切忌不可用城中市井游滑之人,元让、妙才仔细看着,这位面目光白、形动伶便,一看就不能吃苦。”

曹操一指,夏侯惇立即上前,将那人揪出来,踢出了队伍。

游滑男子骂骂咧咧,夏侯惇直接三鞭子教他做人。

“这人到了营里,也是不遵军令之徒。”夏侯惇断定道。

“第二。”

“奸巧之人,神色不定,见官府藐然无忌者,不可用。”

曹操做出了第二轮筛查。

普通百姓见到了官兵、衙役什么的,本能地感受到畏惧、恐惧。

这就是阶级的压迫!

要是百姓没有敬畏之心,将军、校尉怎么发号施令?

他们是百姓的时候,身份卑微,觉得当差的都是高人一等。

现在曹操拔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他们肯定心怀感激。

宋江土皇帝不当,一辈子都渴望着朝廷的编制。

曹操直接给新卒编制,无数人梦寐以求。

“渊受教了。”夏侯渊抱拳道。

“新兵第一可用,为乡野老实之人。”

“如何分辨乡野老实之人?他们常年干农活,黑大粗壮,能耐辛苦,手面皮肉坚实,有土作之色。”

“这样的人只要稍加训练,做到令行禁止,即可成为精兵。”

“其他的,或专取于体魄丰伟,有超越常人的力量,或专取于武艺,能够耍刀枪。”

“或专取于寒门,读书识字,能担任一些文吏。或专取于伶俐、敏锐,能当斥候或者传令兵。”

曹操一步步分析,将报名的人数精简了一遍。

“遵令奉法,临事用命,恩以佐使其威严,所以成天下之功,办天下之事。”

曹操识见非凡,所有兵书他都有涉猎,里面的关键问题,他都简单地阐述给夏侯渊、夏侯惇。

要培育出帅才,必须从细致入微开始。概括前人的经验,使得后人少走弯路。

“编立队伍、籍记年貌等,必在选兵通过时一日内了当。”曹操叮嘱道。

夏侯惇若有所思,追问道:“这是为何?”

“若待次日,则所有选中之人,又会出现一批淘汰的动摇者。”

“何则?”

“新集乡民、壮丁,不知法度,更不知道什么是兵法,他们只听从熟人、同乡人的话。”

“你堂堂校尉说的话,还没有乡邻熟人说的话管用。若遇到了一些精乖之徒,告诉他冲锋陷阵不可为先,他会记住一辈子。”

“所以新兵入伍,立即编入队伍,挑选一名文吏,告诉他们规矩,确立他们的信念和信仰。”

简单地说,就是进行“政委”的工作。

新招募的士卒都很呆,曹操需要给他们进行“赋能”。

一些百姓参军,很多都是因为突然起了心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都夜行
神都夜行
玩世不恭小侦探穿越煌煌大唐左手寻踪搜迹,右手顺藤摸瓜睁眼看到蛛丝马迹,闭眼推理扑朔迷离兜里虽无钱,却会招蜂引蝶腰间虽挂刀,只斩悍匪凶徒武后:你想讨个什么官?我想与你平分天下这大唐白天是你的夜晚是我的!
不可不戒
明末大寨主
明末大寨主
回到明末,沦为山贼,可山寨屡屡被破,大哥都换了四五位,不断的逃亡生涯,让楚行思绪越发的清晰,看来这是上天在指示我,自己当大哥,争天下。
渤海郡公
皇明天下
皇明天下
重活一世,且看他如何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明末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朱辅焕:权不权的不重要,孤只是听说秦淮河畔有可怜的女子需要孤去拯救……
提篮水怪
大晟第一莽王
大晟第一莽王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句话,差不多是所有男人共同的追求。但项庭,却偶然得到了实践的机会!魂穿大晟,他成为了越王世子。坐拥美女万千,执掌权柄无算。一言而决万人生死,一言以定九鼎乾坤!
大鲲鲲
摆烂五年,潘金莲要我上梁山
摆烂五年,潘金莲要我上梁山
人在水浒,五年猎户的江寒,正在大街散步。忽然头顶窗户打开,落下来一根竹竿。竹竿不偏不倚正巧砸在江寒的头上。“是那个不长眼的……”江寒正要大骂,但看到了撑杆的人儿,顿时惊为天人,“不长眼的小可爱……”窗户内,是个薄衣青衫的俏丽女子,她一头青丝挽在了脑后,:“大哥,奴家一时手滑……”江寒:“请问姑娘芳名?”姑娘俏脸生红:“奴家姓潘……”
干净又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