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如此低税赋,朝廷也常常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后来随着大明的发展,皇族、勋贵、文官为代表的大地主阶层大肆兼并农民的土地,导致农民的土地大量的流失。】
【而大地主阶层又利用手中特权,千方百计的少缴税或不缴税。】
【于是随着人口和田地的增加,明朝的税收收入竟然不增反降,而朝廷的财政支出却不断攀升,很快就陷入了入不敷出的财政危机。】
【明朝有很多皇帝虽然贪玩奇葩,但也不愿意通过增加农民的负担来增加财政收入,所以就在商业税上下功夫,可结果却招来了文官们的大肆攻击。】
【明朝的文官集团大多是土地兼任工商业者,所以他们既是大地主,也是大商人。】
【在他们的建议下,万历皇帝甚至将商业税率降低至了1.5%。】
【即便如此低了,但税还是难收。】
【文官还通过手中的笔,广泛发动底层商人和手工业者,鼓动他们暴力抵抗税收,甚至私自处死税务官员。】
【文官集团有田有钱,逐渐掌控了大明的命脉。】
【所以后来的统治者不得不启用东厂、西厂等宦官势力,以暴制暴,打击文官集团。】
【明末打仗,朝廷没钱,那些文官既不出力又不出钱,眼睁睁的看着明朝灭亡。】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为过。】
【任何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都不会长久,老朱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明朝最终还是被朱家后世的那些子孙给玩坏了。】
【老朱对百姓好,农业税和商税都很低,但讽刺的是,明朝却是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之一,最后也被起义军所灭。】
看到此处,老朱的心犹如遭受到一万点暴击,要炸了。
“咱一心为百姓好,始终都没有提高税收,可到头来,咱那后世子孙连打仗的钱都没有,王朝毁在文官集团手里,可恨啊!”
“骄兵悍将是隐患,那些贪得无厌、居心不良的文人更是隐患!”
“不行,咱一定要改变这一点,否则后患无穷!”
“咱朱家的江山绝不能受制于那些腐朽的书呆子!!”
老朱暗自下了决心,如果林新带来的新品种真的能够实现高产,那就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到那时就要开始一步步收回大地主、大豪绅手中的土地,绝不能让那些人跟着占便宜。
林新还没有提到具体怎么搞钱,老朱接着往下看。
【现在,老朱还是皇帝,一切还没有发生。】
【这个世界,大明的江山迟早会落到朱标或朱雄英手里。】
【朱标尊重我,朱雄英是我的学生,所以我得让他们知道该如何为朝廷搞钱,一定要让国库始终保持充盈,免得以后受制于人。】
【老朱现在的政策是重农抑商,虽然商人交的税很低,但想做一名商人却没那么简单。】
【商引制度、商人市籍制度、官吏敲诈勒索、铺行差役负担等,都是普通人经商的阻碍。】
【但明朝中后期商业比较发达,是因为多了很多官商。】
【虽然明朝建立之初就颁布了命令,禁止朝廷官员从商,但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依然有很多权贵官吏不顾禁令和限制,纷纷从事工商业活动。】
【不管在哪个朝代,商业都是块肥肉。所以,要搞钱就从商家身上搞。】
【哪天把县城的商人都召集起来开个会,是时候给他们洗洗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