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空间里已经存了不少钱了。
在烟雨楼抢了4万两银子,从罗家抄了10万两、徐家抄了30万两、几个地主家合起来抄了30万两,这些加起来都有70多万两了。
大部分地主的家还没有抄,抄完以后会存进更多的钱。
还好现在有25立方米了,足够装下那些金银珠宝。
不过,钱来得快,去得也快。
因为县城的建设要花不少钱,县衙养了那么多人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而且林新已经承诺,今明两年不收农业等杂税,那些全部由县衙来承担。
万事开头难,好在这个头开得还不错。
只要有钱,一切皆有可能。
接下来的日子,林新也是忙得焦头烂额。
他一边抄那些地主的家,一边安排人给百姓分田地。
林新上任以来,县里只有个主薄,没有县丞。
而且那刘主薄年龄大了,差不多要退休了。
虽然也招了不少人,但到现在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年轻一代,没什么工作经历,还要再历练历练。
所以很多事情,林新都得亲力亲为,他每天都早出晚归。
好在,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大额金银进账。
多的时候一天能进账10万两银子,少的时候也有几万两。
花了十来天,才把其他那十几个大地主的家全部抄完,一共抄到百万两银子。
林新查抄地主豪绅的行动,大快人心,其他那些小地主都吓傻了。
他们不仅主动交出地产,还主动将自家的金银珠宝送到县衙。
那些小地主交上来的钱加起来也有50万两银子。
林新很满意。
算上从罗家抄来的钱,他从本县那些地主豪绅身上一共弄到了220万两银子。
这跟想象中的差不多。
最近这段时间,老朱每天都盼着看林新的日记。
他知道林新每天都能搞到钱,看到林新进账,就像他自己进账一样的。
得知最终的数额定格在二百二十万两银子,老朱异常兴奋。
林新上任以来,只用了短短的一个多月就搞到了这么多钱,而且没有造成多少伤亡,还得到大量民众的支持。
这给朝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可以像应山县那样,一步一步来,先处理一部分大地主,没收他们的财产,将他们的土地平分给百姓,以此来震慑其他的地主。
当然,施行这种方案,需要明军等武装力量来兜底。
不过,全国范围如此之大,实施起来多少是有点难度的。
老朱决定再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林新治理的县城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林新在应山的所作所为很快就传到了州府,又从州府传到了京城。
现在,不少人都知道了,从皇宫太医院出来的那个小医生被老朱赋予了特权,把德安府的一个小县城搅得天翻地覆。
林新的做法触动了世族权贵的利益,弄得大家人心惶惶。
这天,朱标在帮老朱处理政务时,收到了好几封弹劾林新的奏折。
那些奏折里提到,林新自上任以来,置司法于不顾、大肆屠杀地主豪绅、暴敛钱财等不法行为。
说林新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杨宪。
朱标赶紧将那些奏折拿给老朱看。
老朱看完,不动声色。
“标儿,这件事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