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狱中推算国数,老朱崩溃了

第十一章 汉唐为镜,不增田赋(求追读,求推荐!!)

朝堂上喧嚷了好一会儿,声音才慢慢停了下来。

众人都看着朱元璋,想听朱元璋怎么说。

朱元璋站了起来,带着自信的微笑,双手背后,一步步走下去。

这种感觉很不错,自从去年胡惟庸案之后,已经有一年多朝堂上没有这么热闹了。

“很好,你们还是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朱元璋颔首道:“不过你们的内心还是太狭隘了。”

“用外族兵团,早在汉唐就有先例了,大汉周边胡人蛮夷就很多心慕汉化,臣服大汉,那时便有雇佣兵制,只要帮汉人出力,就有充足食物,就能吃饱,后来讨伐匈奴时,他们比汉人都要勇猛。”

“唐朝就更多了,西域就设有都护府,回纥族就是都护府的主要战力,人家汉唐都可以用,怎么,到咱大明,就比他们汉唐还要差,连用都不敢用了?”

“唐朝可以设都护府,咱们在东北可以设奴儿干都司,西北可以设哈密卫嘛,怎么就不行了?”

朱元璋双手一伸,大声问道。

满朝文武懵了。

有的张大了嘴巴,都合不拢了。

今日总觉得朱元璋换了个人。

朱元璋居然跟他们分析起了汉唐的历史来了,而且还条条是道,逻辑清晰。

这么多年以来,这还是第一次。

以往朱元璋不破口大骂就算不错的了,怎么可能一点点深入,还引经据典,还拿汉唐起来说事。

满朝文武脑子都是四个大字,不可思议!

而朱棣听到东北设奴儿干都司,西北设哈密卫,双眼一亮,不愧是父皇啊,这些定然是从张丰那里演化而来的。

这让朱棣内心犹如破涛汹涌一般,巴不得早日回到北平,驱狼吞虎,大干特干,灭掉北元。

徐恢依旧是不大甘心,皱着眉头出来,道:“陛下,可是那鞑子跟北元乃是同祖同源啊,说起来,他们可比我们亲呀,怎么可能让我们驱使呢?”

朱元璋看向徐恢,就如同看朱樉的眼神一样。

这户部尚书也就咱家老二的水平。

“元朝当时的制度如何,满朝文武应该清楚的,除了黄金家族之外,其他人,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难道你们都忘记了,当时他们还有一种称呼,叫‘驱口’,都不记得了吗?”

“而咱大明呢,要好元朝十倍、百倍,咱们是完全可以跟外族联合到一起,让他们帮我们做事,把北元彻底消灭,永绝后患。”

朝堂上的人都是从元末经历动荡过来的。

其实在朱元璋说到汉唐也用外族的时候,他们已经想通了一切。

这些人自然不会像朱樉那样,朱元璋只是稍微解释,基本上还是能够想的通的。

“陛下,此法虽然可行,不过外族兵团必掌握在可靠人的手中。”

徐达跪在地上,刚刚虽然也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过他还是深入思考这问题的,知道这些人可以利用,等解决北元之后,这些外族兵团要怎样处理,那时再看。

这些外族人要是控制不好,必然会有严重后果。

李善长也站了出来:“魏国公说的没错,唐朝的安史之乱便是前车之鉴,这些外族人,一定要牢牢控制住,这要是没有控制好,对大明必然不利。”

安史之乱是在唐玄宗时,安禄山和史思明背叛唐朝而发动的战争,这两人一个是粟特族,一个是突厥族,外族兵团显然就是一把双刃剑。

朱元璋回到龙椅上,今日的朝堂让他很满意,这就够了,这件事情,之后要让哪一个可靠的人去实行,那是之后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品赘婿
一品赘婿
商业巨擘李秋远车祸身死,意外重生大晋,成为贩盐世家的长房赘婿。李秋远本想安分守己,心安理得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没成想,阴谋算计,夺权争位,他不得不舍身旋涡,数次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扭转败局。且看一代赘婿,登朝堂,成就一品。
百无一用
重生周隋之际
重生周隋之际
这是一段发生在南北朝末年的故事,时值北周灭齐,文风较诙谐。
采莲的何田田
极品布衣
极品布衣
穿越成古代寒门,家里穷得连窝头都吃不起,李青山大显身手的时候终于到了!什么,打猎还要用长矛?爷有诸葛连弩!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还有人不知道生铁锻钢吧。都什么年代了,还没人会用扦插和嫁接法种地?李青山一拍脑袋,“我忘了,这还是古代呢。”有军士入账:“禀告大人,西凉军八千人东进!”李青山挥挥手,“派咱刚练好的八百神机营,用我新发明的陪他们玩玩。”有谋士入账:“主公,封疆大吏陈宇成、镇北王爷秦雄关,还有
开推土机的派大星
还说你不是女帝,你都怀孕了!
还说你不是女帝,你都怀孕了!
【女帝+历史+权谋+爽文】许烁一朝穿越,得来个功高震主的大将军老爹,他自此纨跨逍遥,只想做个二代!可便宜爹为国征战之际,他却突然被女帝诏进了宫……,帮女帝,撑起这一片天下!
三三
大商川行军
大商川行军
直到见到王位上那个威武的男人,他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这个男人计划好的。本就没有什么天命,本就是这个男人默默地在背后推动了一切的发展,为了华夏文明能够延续下去,更为了炎黄子孙能够万世不衰,这个男人宁愿背负万世骂名,也要做一件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而这一切的转折,竟然就在他身上……
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