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饭,少安化愤怒为食量,直接吃了四碗荞面圪凸。
知道了原因,孙少杰浑身轻松。
“你们都出来了,虎子呢?”
得,哪壶不开提哪壶。
想起儿子那乌溜溜的黑眼珠,少安的心又牵肠挂肚起来了。
“家里有妈和大姐带着呢。”
“可怜的大侄子,狠心的爹娘。”
“你成心不让俄吃饭是吧。”
“吃了四碗了都。”
见少安又要伸手,少杰忙转换话题。
“知道俄为甚又领你来吃这个吗?”
“怎,有说道?”
“给你这个大领导出个生财的门路,你看这碗面,看出什么没有?”
“荞面、羊肉,咋了?”少安不解。
“队里不是分地了嘛,因为不是全分,家家的自留地不是很多,你可以鼓励他们多种荞麦,提高产出……”
“荞麦?”
“然也!”少杰谆谆教导,“现在城里生活好了,都想吃点杂粮,荞麦不但价格高,还特别畅销。同样道理,新鲜玉米棒呀、板栗红薯呀、小米呀……等等,都是这样。供销社正在筹备开连锁超市,你可以对接上,有多少卖多少……
另外,咱们村里也可以种高粱,因为有个醋厂接手,也能快速换钱,这就是产业链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好处。
再比如可以组织有意外出务工的人,索性进城开肉店、饭馆,村里养的羊也好,猪也罢,鸡也行,都能卖出更多的价钱,怎么都比出来搬石头强吧?
还有,人家卖肉的挣肉钱,开饭馆的挣饭馆钱,咱们既使饭馆不挣钱还有肉,没人能竞争过咱,到时候咱石圪节一统黄原饮食界,做黄原肉食扛把子。
产地直销,垄断肉类市场。
还可以做配方饲料,现在搞养殖的越来越多,吃饲料长得快,人都愿意买,这是个大生意……
总之,就是顺着产业链条想辙,扬长避短,经济就这么上去了。”
少安听着,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少杰,俄想通了,去不去县里,其实不重要了,石圪节就够俄折腾了,但你嫂子这样不行,俄得让她进城。
进城以后,俄也不做正印官,就学那李登云,静心结网。
然后安心为乡亲们做点事情,让咱那个黄原上最穷的县先富起来,你说的这些,俄都会记住,一一把它们做好。
之后就守好那里,等你们在外面跑累了,回去也好有个窝。”
停顿了一下,少安又说道:“大哥也有一句话说给你听,你做的那些努力,大哥都看在眼里,在俄看来,差不多了,留一些白给别人发挥吧。以后的时间,多想想自己,和秀莲一起,把你们的日子红红火火的过起来。”
“别人有什么说法?”少杰问。
“现在不多,主要是李登云和高凤阁这两件事的影响,一些涉事人的分析流出来一些,嫌你做得绝了点,但你一直做得很好,好主意多还从不揽权,很多人靠你进了步,发了财,受惠不小,都在替你说话哩,加上福军叔也分担不少火力,所以,目前问题不大。”
“明白了!”少杰点头。
“少平显然是要做记者了,你又从政,那家里的钱袋子就由俄来负责吧,黄原的事一两年就能结束,以后俄就专心做这件事,保你们后顾无忧。”
“那你把秀莲接出来吧,两口子过日子,一直分着也不是个事儿。”
“今天就回,只是怕不好办,秀莲太要强,她是不甘心带孩子看家的。”
“呵呵,那是你的事。”孙少安事不关己,由着弟弟自己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