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营务好自家庄稼,缴足公粮的同时,可以自己选择进入集体企业。
用工作来挣取工资。
比如饲养场,比如集体耕地……等等这些,做什么活计挣什么钱。
是现钱,不是以前的那种工分。
童叟无欺。
有不愿意的,也可以自行决定做什么。
磨豆腐、榨油、磨面、酿醋、编筐、跑运输、卖东西……等等,反正喜欢什么做什么,自己过日子,没人管你。
也就是说,各家除了自留地的收入,还可以拥有其它的收入途径。
进入集体企业工作是其一,自己做生意是其二。
还有其三,那就是人人都有份的集体企业股份分红。
各家论人头,只要还是村里户口,满十八岁就可以分到一份。
十八岁以下的呢?
他们更爽!上学全免,医疗全免,每人每月还可以额外领一份生活费。
也就是说,生了孩子村里养活。
当然,前提是村里得有钱。
所以,集体田地还要努力耕种,青贮养羊必须不能停。
此外,还要开源,多做其它的事情,多多创收才行。
诸如此类,以上种种。
这些事情,虽然关乎各自利益争论得激烈了一些,但到底有章可循。
达成一致其实不难。
县里已经发了文件,照着做就是。
但有一件事,却是极为头疼。
那就是,除了各家自留地,其它都是集体财产,有财产就需要有人管理,有人管理就需要有人监督。
总之,不能再像以前那样。
什么事情都由村支书,或者队长,或者村干部们开会说了算,得有监督。
县里说了,村集体生产的事,村集体说了算,别人无权干涉。
法无禁止皆可为。
只要不违法,连公社都不能干预。
公社的权力被约束了起来。
县里说了,公社是村集体的服务机构,主要是为村集体提供指导和服务。
法无授权,皆不可为。
只有在法定的权利之内,才可以行使管理权力,维护生产和生活秩序。
哈呀,这可是稀罕了!
开天辟地头一回。
被管的惯了,乍听还真有些不习惯。
只是,县里说的这些,虽然听起来很是提气,落实起来却是极为困难。
因为大家都没经验啊。
做过决策的人都知道,做决定往往是极为困难的事情,常常几句话之间,事情的走向就发生了变化,结果亦然。
有的如意,有的未必。
再说了,众口难调。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一多,会议的效率跟参加的会议的人数成反比,形成决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简单明快的处理完分地的事以后,关于村民委员会,双水村里议论纷纷,不一而足,一时竟拿不出结果。
商量来商量去,大家不约而同的,决定找孙二娃拿上个章程。
因为他是吃公家饭的,既不是村里人,也不是公社人,还是个有本事的。
就立场来说,天然公允一些。
所以,春节期间,孙家热闹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