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1.0时代的运营,其实算是站到了互联网时代的风口上,真的是呼呼往天上飞啊,当然陆铭也不是猪,只是幸运很多。
刚过试用期,就经历了这间公司第一次被收购。
陆铭当时的老板接受不了新上级的运营策略,对行业预判失误,负气出走改行做了电商。
陆铭便补了这个缺,做了产品经理,提了很多有建设性的运营策略,年轻的他很知道自己的优势和欠缺,那时候只要肯学习都能蹭上互联网的红利。
他也意气风发地招了很多名牌大学的高材生。
那时候的陆铭在用人方面很有一套,于是很快,他们的产品便走上正轨。并且在很多靠谱策略的施行,这款产品逐步蒸蒸日上。
陆铭的很多建议都被采纳,而且在新公司适应得甚至更好,简直如鱼得水,还平步青云。
然而舒服了没几年,这家公司也面临着被更大集团的并购,陆铭又开始犯难。
本来他每天都在感叹职场浮沉,伺机跑路了,主角光环又加持了他一把。
收购他们的集团,彼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都属前列,财大气粗,所以第二波收购直接让陆铭实现了财富自由。
一年多时间,就被一顿操作猛如虎的职业经理人,把新成立的集团给成功运作上市了。
陆铭不仅跟着躺赢、分到了上市股票,原先的几个总裁还被稀释了话语权,陆铭又因为是几乎从0到1跟着产品成长的人,而被委以重任。
那个时候编辑、海外和文创、甚至作家写作软件这些比较扎实的业务也都是在陆铭手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