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自己争不了,他也不希望让太子轻易地得到。
“够了!”
“此次科举,与前朝大有不同!”
“不仅是有儒家学科的考验,也会有各个领域的科考!”
“朕如何去寻得一位个个都擅长之人?”
“太子在各个领域都相当有威望!由太子当主考官,最合适不过。”
朱元璋不耐烦地说道。
他自然是知道,李善长对于这个主考官觊觎已久了。
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李善长去做。
而且,让太子来当主考官,也是为了以后太子来做打算。
进入仕途的考生们,也会成为了太子的门生。
那又会大大增加了太子的势力。
如此一来,以后太子登基之后,他的权力也会相当地稳固了。
让太子当主考官,朱元璋是不会改变这个想法的。
这是为了大明江山计。
谁再敢反对,那他就不得不质疑那人的真正意图了。
而李善长也看出了朱元璋的坚决,所以倒也不再多说。
“陛下圣明!”
最后,他只能如此说道。
而其他大臣们,也开始纷纷附和起来。
“好了!”
“朕视察得也够久了!”
“今天到此罢。”
朱元璋一招手,便是离开了这里。
而其他大臣们,也纷纷离开。
……
城楼角下。
等朝会解散,朱棣又把刘伯温给拉了过来。
在他的心中,开始出现了一个疑问,让他越想越觉得奇怪。
“刘基,你说父皇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今天我都准备好和父皇辩论一番、和大臣们针锋相对的,结果父皇直接同意了。”
“而且父皇还坚决地否定了其他大臣的进言。”
朱棣觉得相当奇怪。
这和他印象中的父亲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竟然也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不仅是给了刘伯温丞相更多的权力,甚至他这个京城的令尹,也当得相当顺利。
要是放在以前,他连想象都是不敢想象的。
“陛下确实是更加开明了。”
“这是大明之福,这是百姓之福啊。”
一旁的刘伯温有些紧张。
他还是不敢直接讨论陛下的。
只能是如此糊弄过去。
“刘基,你没有听懂我的意思!”
“哦?四皇子,那您以为呢?”
“我以为,或许父皇已经知道我们上课的事情了!”
“甚至,周先生所说的话,已经全部被父皇知道了!”
朱棣看了看周围后,接着便是大胆地猜测道。
这是他在刚才的谈话时候就已经是想在到的了。
他只是瞳孔地震,一直都不敢说,也不敢在表露出来。
因为这波及他父亲的了秘密了。
即便是儿子,在这方面也不能直接拆穿他的父亲。
而刘伯温听闻此言,顿时是心中一惊。
因为这个问题,他早就想过的。
而且在他的心中,也已经有了一个更加确切的答案。
陛下已经偷听了?
他觉得,未必一定是陛下偷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