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让韩魏两国相争,真的很难…
“无论如何,还是得让魏国不要干涉宋地之事的好,起码今年不能。”熊槐叹了口气,现在这个局面,他也想不出什么法子让魏国韩国亦或者秦国在齐楚对战之前就争锋。
此时,昭阳沿着沙盘木栏走到秦国一侧,道:“大王何必愁容?无论魏国作何决断,秦国必攻河东,佚秦国攻河东,他魏国岂能不回援?”
一语解千愁!
是啊!先前熊槐等人都走进了牛角尖。为什么非要楚国来引韩魏或者秦魏相争呢?
秦国必攻河东,魏国想要保住河东,就必须要纠集全国精锐才有胜算。
那么无论魏国一开始将兵力投入到哪个地方,宋地也好,鲁国也罢,最终都是要回调去河东的。
那么魏国涉足齐楚相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果然是昭阳!
不佚熊槐说话,昭阳又道:“不过,若是韩国替魏国守河东,魏国倒是能腾出手来去打其他地方了。所以,要断了韩国替魏国守河东的想法。”
“如何办?”熊槐看向昭阳,从昭阳的语气来看,似乎他已经有了方略。
“久闻韩国副相公仲移与相邦张开地有怨,若是魏国谴使去求韩国助守河东,其朝中意见必然分为两派,故而,还请大王令绣衣校事全力鼎住反对之一派,若是能让韩王断了这个念头最好,即便不能,也能拖延一二时间。这个时候,河东,秦国必须要给足魏国压力,在韩国决断前迫使魏军回援!”
“那寡人要襄助秦国?”闻言,熊槐不由得眉头一蹙。
昭阳的设想里面,一个重要的前置条件便是秦国必须要在河东给予魏国足够的压力。起码要让魏国感觉到河东即将失守。
换作两年前的秦国,是有可能的,但是现在秦国在巴蜀被重创之后,国力大打折扣,很难达到昭阳设想里面的预订条件。
故而,昭阳的言外之意,就是要熊槐给秦国一些支持。
说句心里话,熊槐是真的不想给秦国支持—真让秦国拿了河东,喘过气来,那楚国还得面临一个强敌。
看到了熊槐眼神中闪烁的犹豫,昭睢急忙道:“大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啊。”
“把司马靳放回去吧,前岁俘虏的四万秦卒,放一万五千回去。”良久,熊槐扶住木栏,下了主意。
“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