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定天下

第158章 —进军

第177章 158—进军

八月月底,南方酷暑之势也消消散去,偶有清凉的秋风吹进郢都王宫,引得熊槐惬意连连。

郢都王宫修建在郢都的制高点,地势高,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所以较郢都城内舒服不少。

当下西禁军改制即将完成,东禁军的改制计划也将要着手进行。军饷制度也开始施行,军队中好评连连,并没有熊槐预想的那般反对。

二十多万精锐战兵,足够熊槐在稳住楚国本土的同时对任意一个国家形成战略攻势。

今年的稻谷也比以往成熟的早,各地也已经开始了收获,为了避免可能到来的阴雨天气,熊槐还下令各地镇守司、制置司乃至巡抚司都要投入到抢收之中。

对于赋税定额,下面给出的是五税一,但是熊槐觉得这个税额有些太重,所以熊槐初步定的是十税一。

当然,熊槐并不是什么老实人,为了塑造亲民爱民形象打肿脸充胖子,十税一是他有过精确的计算的。

按照楚国当下的生产力来算,十税一,每户有些九成的存粮,而每户一年能够生产足够他一年半的粮食,所以,抛开他们这一年的需要,还能有三成半的积存。若是碰到了什么灾年荒年,节省一下也能够挺过去。朝廷用于赈灾的粮食也可以少很多。

而朝廷每年能收的粮食,维持楚国行政机器运行的同时,还有大半的存粮。若是东西禁军二十六万尽数出战,算上辅兵以及粮食运输的消耗,这大半存粮能够支撑半年。

当然,这还不算熊槐花大价钱从其他诸侯购买的粮食。

所以,十税一,绰绰有余。

对比当今其他诸侯,秦国三税一,魏国齐国五税一,农民几乎没有存粮,没有存粮就意味着没有应对天灾人祸的资本。一旦碰上个灾年或者荒年,在朝廷赈灾物资下来之前,还真有的这些人受的。

政治方面,淮泗四郡已经按照江夏行政体制开始有效运行起来,除了淮北郡的制置使黄君还没有到任外,其余的官吏几乎都到了。

同时,宛城在昭滑和杜赫的主持下,也进行了逐步改革。

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在有条不紊的按照熊槐预想的方向进行。

下面有昭阳上官大夫屈原昭睢陈轸几个重臣,熊槐需要操心的事情也少的很。

当下,昭阳屈原二人负责楚国日常行政以及一些地方政策人员任命事宜,而上官大夫则要同时处理绣衣校事以及各地新政,昭睢要处理巡抚司的事情。倒是陈轸悠闲的很,除了参与楚国高层决策外,平日里他还真没有什么事情要处理。

不过,陈轸的悠闲日子也快要到头了。

随着江夏户籍清查行动的结束,熊槐下一步是准备要冲击爵位,尽量把楚国五层爵位拉开,最好跟秦国那般二十爵位,增强楚国阶级流动性。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步一步的做。

设立国公,朝臣们虽然有些反对,但是恰巧碰上了江夏清查户籍,所以朝臣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江夏的事情上面,国公之位也就这么稀里糊涂得推行了下去。至少到现在为止没有人来找过熊槐的麻烦。

既然国公之位开了个口子,那么重设爵位的事情就能够沿着这个口子突破进去。

不过,需要等一个契机。

这个契机,熊槐也已经有了思路。

“大王,绣衣校事信到了,河东急报。”

斗平没了后,虽然有王卫护卫左右,但王卫总归是皇城司的,很多事情并不方便。于是熊槐便又重新任命了一个司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汉国运之开疆拓土
大汉国运之开疆拓土
原来历史三国后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长达三百七十多年,是我华夏男儿永远的痛,男主重生之东汉末年改变三国激烈程度,抽走文臣武将去异族练兵,铸华夏防火墙,不称霸、广积粮、勤练兵让华夏屹立于世界之巅、民族之林,让华夏文化为世界膜拜和学习,施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兵、纳粮。让农耕文明和华夏可以在环宇熠熠闪光。而是带领志同道合的兄弟驱逐异族(乌桓、南匈奴、三韩、高句丽、扶余、鲜卑诸部以及百越、乌孙、北匈奴、贵
作家MRuK6u
九州皇太子
九州皇太子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金龙剑主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因为某种原因,李逸仙来到与前世清末民初有些相似的异世界,誓要以凡人之身做出一番功绩!此方世界正值乱世,东方金州的封建帝国大顺王朝腐朽衰败,先帝驾崩,太后垂帘听政,朝廷派系斗争激烈,军队还在拿着长毛大刀当作利器。而民间百姓起义,土匪遍地,兵荒马乱,野心家在暗处觊觎神器!西方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轮船飞机枪械已经出现,各个大陆板块不再是孤立地存在,殖民运动如火如荼!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第一次看到了
凉墨渊
三国之从弃子开始无敌
三国之从弃子开始无敌
简介:21世纪大好青年曹晦,穿越三国,却来了一波无效穿越,穿越成了曹操酒后与地位低贱的侍女生的儿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极不受曹操待见。且看曹晦如何微末崛起,席卷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搅动八方风云,纵横三国!
随安
一品赘婿
一品赘婿
商业巨擘李秋远车祸身死,意外重生大晋,成为贩盐世家的长房赘婿。李秋远本想安分守己,心安理得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没成想,阴谋算计,夺权争位,他不得不舍身旋涡,数次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扭转败局。且看一代赘婿,登朝堂,成就一品。
百无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