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定天下

第15章 —对决

“三日过去了,司马靳还没动静?”公孙衍看着递上来的奏报,颇有些恼怒的说道。

“司马将军三日前派遣先锋同楚军交战过,这支楚军极为精锐,并且将军判断出这支楚军人数不超过两万,所以将军不敢强攻,怕徒增伤亡,故而每日派兵去骚扰楚军让其疲弊,最后再攻下!”司马靳副将辩解说。

“荒唐!”公孙衍将奏报狠狠地摔在地上,“既然他认为楚军少,那便可以直接强攻,还搞什么疲弊之计?每日骚扰就不会徒增伤亡么?现在我军缺的是时间!宛城、郢都的楚军大批援军已经奔赴而来!鄢陵已经不可能出兵,这区区一个孤寨,强攻两日便可攻下,他这一疲弊,不知要耽误多少时间!”

“司马将军也是为大军考虑,他说毕竟要保存实力同楚军决战的。而且,将军您也说过,十日之内不能打下来。”

公孙衍这才记起来自己之前下达过十日之内不能攻下的决定,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缓缓说:“也怪我,没想到楚军还有援军。”

确实,这件事公孙衍错怪司马靳了,在公孙衍派司马靳打触子的时候,他还没有收到楚军援兵的消息,所以他认为触子那股楚军是楚军唯一的消息。

直到昨日,楚国有人秘密送出消息,楚军九万大军出郢都,水路陆路两路并进直奔上蔡,公孙衍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将军,我军已经修整三日了,是否要进行下一步行动?”一将领问。

公孙衍低头看向舆图,说:“该动起来了,不然等郢都宛城的兵来了就麻烦了。”

“阳城进展怎么样?”公孙衍转头问芒卯的上司公孙喜。

“进展不顺,”公孙喜回答说,“芒卯带一万五千人刚过灏水就被景鲤带的楚军拦住了,连阳城的边都没摸到。”

“看来楚军还有能打的。”一位副将喃喃说。

“将军,既然鄢陵城高墙坚,段时间内难以攻破,大军过灏水,取阳城陈城?这两地可比上蔡之地有价值多了!景鲤放弃城防,带兵沿灏水布防,这正好是个机会啊!”

“不行,”公孙衍直接否定了这个将领的意见,“景鲤带兵布防灏水,看似是放弃了城防,实际上是拉长了纵深,将原本阳城陈城两道防线变为三道防线,我军若是攻击,段时间内肯定难以突破,到时候楚军援军来了咬住我们的屁股,那更麻烦。”

“可是陈城楚军战前探明过,不足五万,景鲤拉长成三道防线,每道防线兵力更加薄弱,这难道不是我们的可趁之机么?”公孙喜疑惑道。

“你能想到,景鲤就想不到?”公孙衍反问一句,旋即又说,“他肯定留有后招,但是我们没有时间陪他过招,楚军援军水陆并进,应该半月就能抵达前线,我们必须在这半个月把上蔡拔下来!”

随后看向舆图,继续道:“我军还有兵力十八万,除去守卫后勤补给,还有十七万机动兵力,整个上蔡,楚军在鄢陵有三万人,那个营寨应该有一万人,平舆五千人,畐焚五千人,一共五万人,我们处于绝对碾压态势。”

“直接强攻平推?”一将领问。

“不,”公孙衍说,“强攻,单鄢陵一城就得耗费不止一个月,时间来不及。但是上蔡也就鄢陵难啃。”

“按照之前的计划么?”公孙喜又问。

“变一点,”公孙衍回答说,“兵分四路,一路三万直下畐焚,拿下畐焚后守住,挡住宛城来的楚军;一路四万越过营寨直取平舆,而后向西取上蔡,关门打狗;再调一路三万精锐向东直击陈城,攻势要猛、要凶,造成我军要打陈城的假象,看看骗不骗得过楚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小夫子
红楼小夫子
这是一个一本正经的小夫子在红楼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故事。
学无纸净
亮剑:平安大战,我带个团帮场子
亮剑:平安大战,我带个团帮场子
退役特种兵徐锐穿越到亮剑世界,附身在同名同姓的徐锐身上。平安县城大战,八路军独立团李云龙率部围攻躲入平安县城之中的山本特工队,拯救秀芹妹子。这时,徐锐率领一个团的人马赶来帮场子!李云龙:老弟,你这是一个团的部队?
寂寞丛林
大卫王朝
大卫王朝
根据以色列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讲述了以色列第一个王朝,大卫王朝的建立过程。本书从以色列的最后一个士师撒母耳讲起。他是一位能从神那里获得奇妙力量的人。按照以色列民的请求,撒母耳为以色列人立了一位王,名叫扫罗。扫罗王在撒母耳各种神奇力量的帮助下打败了四围的敌人,但他也渐渐骄傲起来,甚至不再听从撒母耳的话。于是撒母耳离开扫罗,按照以色列所信奉的神给的启示,预言一个名叫大卫的牧羊少年将成为以色列的王。在一
爱祝福
只想当山贼王的我,却成了皇帝
只想当山贼王的我,却成了皇帝
一觉醒来,穿越异世界。家道中落,官逼民反,无奈上山当了山贼。原本想在这乱世中占据个山头,做个逍遥自在的山贼王。可没曾想总有阻拦,前有其他山贼排挤,后有官府围剿。既然得不到安宁,那就打。打着打着消灭了其他山贼,控制了官府,消灭了其他割据势力,想不到最后竟然打进了皇宫,无奈只能成为皇宫的新主人。
山贼王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男儿在世,何不操持兵戈,驰骋于疆场,护佑百姓,保家卫国。天若假我十年为君,我必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百姓之念为己念。使四海联通,互为表里。四海之内,皆为兄弟;四海之心,皆念大明。
天生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