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群同生共死的同僚将士,几成血人,却意志不灭的皇甫嵩脸上露出一副惨笑。
“兄弟们,义真败了,尔等降了吧!”
“将军,将军,我们不降!”
“我们与你共生死!”
见到皇甫嵩这副模样,一众大汉将士心有戚戚焉,无不虎目含泪,跪下乞求,想要与其同生共死。
见状,蒙恬不愿如此将士死得毫无价值,故作冷酷道:“你们不降,城中百姓便为你们陪葬,尔等自行思量!”
闻言,本已有死意的皇甫嵩身形一颤,转身看向蒙恬,似是没想到这样的话,会从他口中说出。
他颤声道:“蒙恬将军,何至于此!”
蒙恬冷冷道:“大家本都是诸夏子孙,本将也不愿再造杀戮,但若尔等一意孤行,想要死战到底的话,也可以!
那本将就实行我大秦久未实行过的铁血政策,一个不留!”
“杀!”
“杀!”
“杀!”
蒙恬话音落后,一众大秦士兵仿若心有灵犀般,齐齐大吼起来,杀气冲天。
如此声势,令一众大汉将士无不心惊胆颤!
“大秦!”
而当皇甫嵩听到蒙恬口中的“大秦”之时,更是身形剧震,神情骇然道:“蒙恬将军,你口中的【大秦】是什么意思?”
蒙恬冷声道:“你以后会知道的!皇甫嵩,本将已经给过你们机会了,降与不降,就一句话!”
见他态度坚决,皇甫嵩本身不惧死,却怕蒙恬一怒之下因此屠了此地的百姓。
艰难的挣扎之下,这位大汉的忠臣终于还是收起心中的报死之心,朝蒙恬跪下。
“蒙将军,本将愧对你之前的信任。
在此,我皇甫嵩代表我麾下将士,向你,以及你口中的大秦,乞降!”
见自家将军如此作派,其麾下的将士们心中一叹,俱是丢盔弃甲,一同跪下。
“我等愿降!”
蒙恬以冷酷的眼神巡视在场的所有大汉将士,内心欣赏之意不减,颔首大笑。
“好,很好,今后尔等会为你们今天所做出的这个决定,而感到终生庆幸的!
不信的话,可待日后,自有分晓!”
......
中平元年五月下旬。
就在朱儁携兵绕路,突破波才大军重围,前往长社支援皇甫嵩之时——
却意外得来了皇甫嵩大败并投降于“黄巾军”的消息,一时惊骇无言。
随后不久,其他几路出发讨伐黄巾军的大汉将领亦陆续收到了这个消息。
如同此时乱成一锅粥的朝堂一般,于军中涌起巨大的恐慌与不解。
所有人都没想到,以皇甫嵩之名,败了也就算了,竟然还带兵投降了“黄巾军”。
如此消息,简直就像皇帝称呼一个太监为“阿父”一样,令人根本无法相信。
当被称为“儒将”,时任北中郎将的卢植听到这个消息后——
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再三确认后,竟气得直接摔了自己最心爱的书籍,仰天悲呼。
“连皇甫将军都降了,莫非当真是天要亡我大汉不成?”
而与皇甫嵩交情莫逆,感情甚深的朱儁还是始终不愿意相信皇甫嵩会降。
激怒之下,他连夜带兵,经历万险,堪堪突破了波才的封锁,一心想要赶到长社一探究竟。
行至半路时,却意外遇到了由骑都尉曹操领衔的大队人马,心中大喜过望。
“前方可是骑都尉孟德之军?”
曹操与身旁的韩信对视一眼,神色古怪。
此时除了袁绍外,还没有人知道曹操已然“投敌”。
以袁绍的信息来源,更不可能对外说,否则他根本无法解释清楚。
再者,曹氏与夏侯两家同气连枝,势力不俗,本身也不是吃素的。
光凭袁绍空口白牙想让人相信曹操放弃“大好前途”投敌,更不可能让人信服。
种种原因下,也因此让曹操不仅顺利钻了空子,还依旧得了骑都尉一职,顺利参与进讨伐“黄巾军”一事。
见朱儁如遇救星,韩信却巍然一笑:“倒是巧了!”
曹操内心则百味杂陈。
以他如今的立场,又有韩信在一侧,根本不可能让朱儁一军在如此偏僻的地方逃离。
这等于把送到手的极佳战机拱手送出,若让嬴政知晓,绝对饶不了他。
“朱儁将军,实在是抱歉了,只能说,你出现的不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