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正经人

第110章 京城风云(超大章)

第111章 京城风云(超大章)

十月初的京城又多了几分凉意,秋风扯着几片落叶在空中飞舞,大街上冷冷清清,行人和车辆寥寥无几,许多店铺大门紧闭,一片清冷和萧条的景象。

这时,广安门外驶来了一辆马车,十几名家丁打扮的护卫夹护着马车进了京城。

马车内坐着一个中年男子,正是扬州知府李明博。

李明博的脸上显出了无穷的感慨,此次他进京是因为收到了内阁的公文,调他进京担任顺天府尹。

今年是他在扬州任期的最后一年,原本以为会被特简按察使之类的官职,没想到会被任命为顺天府尹,还是即刻上任。

此刻李明博忧心忡忡,顺天府尹不好当啊!

表面上看着威风八面,实际上是两头受罪,还要经常背黑锅,这不,因为北静王和张道士遇刺案,前任顺天府尹辞官了。

李明博也听说了这位前任顺天府尹所经历的苦难,这也算是一种解脱吧。

首辅宋成良还给李明博写了一封私信,说明了其中的缘由。

漕帮内部的权力争斗愈演愈烈,一开始双方还比较克制,只是相互争取依附在对方身边的江湖帮派,现在直接明目张胆的采取火并这一简单粗暴的手段,搞得两淮地区人心惶惶。

漕运衙门的官员出面调解,效果不佳,消停个三五日,两方便又发生了冲突。

恼火的漕运总督派兵镇压过一次,抓了上千人。双方表示不会耽误漕运,更不会打扰普通百姓的生活,后来就没人管这件事了。

接到宋成良的信,李明博才知道,漕运总督是接到了内阁的公文,这才放任漕帮火并内斗,只要他们不影响漕运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漕运衙门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闹去。

宋成良在信中还暗示两淮会乱起来,所以才会借着这个机会让他提前离开。

也可以说,首辅宋成良将他从一个火坑中救出来,又带到了另一个火坑去。

掀开车窗帘,李明博打量了几眼,微微叹了口气,路上他听说了北方的战事,理国公柳芳统帅的主力连战连捷,横扫关外草原,消灭了数万蒙古人,还击溃了哲里木盟联军。

按理说,京城内外应该一片祥和喜庆的气氛才是,可偏偏勇卫营和三千营失去了踪迹。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传回来,情况也变得越来越糟糕,几乎可以断定,勇卫营和三千营落入了满清人和蒙古人精心设置的陷阱里。

在茫茫大草原上,落入了骑兵的包围圈内,不用想就知道会是怎样的结局。

勇卫营中的士卒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原五军营,而这些士卒几乎都是京畿、山东和山西的良家子弟,这让很多人忧心忡忡。

九月底的时候,京城内突然有了谣言,说贾琥贪功冒进,这才中了满清人的圈套。还说贾琥是因为有个当贵妃的姐姐,才能领兵出征.....

对于这种街谈巷议,朝廷并没有理会,直到那些士卒的家人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前往宁荣街闹事,这才引起了朝廷的重视。

兵马司抓了一批人,经过审问,确定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中伤贾琥和贵妃贾元春。

听说就连后宫中都有谣言了,为此皇帝大发雷霆,处理了一批宫女和太监。

此刻的京城就是一个炸药桶,只要贾琥战败的消息传来,立刻就能将京城炸翻了天,贾家和勋贵一脉都会受到反噬!

想到这里,李明博叹了口气,这个顺天府尹不好当啊!

出神间,车队来到了正阳门大街。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身后传来,护卫队长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系包袱,衣裳破损的信使不断挥鞭猛抽胯下快马,向这边驰来。

那马渐渐驰近,上面的信使双眼微闭,面色蜡黄。

护卫队长心一咯噔,连忙招呼车队靠边躲闪。

就在这时,那马一声悲鸣,口吐白沫,前腿一软,向前瘫倒,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动静。

护卫队长这时才发现,那名信使用绳子将自己绑在了马背上。

鲜血慢慢地渗出来,是那样的刺眼。

这么大的动静引来了周边的百姓,只是没人敢过来,远远地聚在一起悄悄地议论。

“怎么回事?”

李明博掀开了车窗帘,愣了一愣,对那护卫队长说道:“去看看。”

顿了顿,“不要动他身上的包袱。”

护卫队长:“是。”翻身下马,走上前,在信使尸体旁边蹲下,伸出手去摸了摸,在怀中摸到了一块令牌,直接掏了出来,突然他浑身一颤,如见鬼魅!

李明博:“怎么了?”

护卫队长回过神来,连忙拿着令牌跑到马车旁,将那令牌一递。

李明博变了脸色,令牌上赫然刻着“提刑司”三个字!

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更有好事者走了过来。

李明博:“先把围观的人轰散了!”

护卫队长:“是!”手一挥,几名护卫驱赶围观人群。

看着手中的提刑司令牌,又望了望那具尸体背上的包袱,李明博牙一咬:“将包袱取来。”

护卫队长:“这.....”

李明博:“快去!”

护卫队长咽了口唾沫,微微动了一下,结果还是站着没动。

李明博没好气:“有什么事本官担着,与你无关。”

护卫队长这才走上前,将信使背上的包袱解了下来,然后跑过来递给了李明博。

李明博接过那个包裹放在马车内的案几上,解开了包裹。

一只上了锁的木匣子露了出来,两张封条交叉封在木匣上。

两张封条上分别盖着提刑司的大印和勇卫营的帅印。

李明博眼睛睁得老大,惊喜莫辨!

首辅宋成良是他的靠山,贾琥是宋成良的政治盟友。

李明博将包袱重新系好,掀开车窗帘,对护卫队长说道:“留两个人在这看着,立刻护送我进宫。”

..............

乾清宫,寝宫内。

连日来,建武帝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昨夜批阅奏章到后半夜,又吹了夜风,病倒了。

建武帝靠着高枕躺在床上,拿着一本奏章仔细的看着,眼中露出了一道忧郁的光,接着轻轻地叹了口气。

戴权端着药走了进来,轻轻地说道:“陛下,喝药吧。”

建武帝将手中奏章放在床边案几上,坐直了身子,接过药一口气喝了下去,又接过戴权递来的清水漱了口,这才说话:“那件事查的怎么样了?”

戴权故意犹豫了一下,回道:“正在查.....”

建武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柳芳的军报,你也看看吧。”

戴权一惊,连忙跪下:“奴才不敢.....祖宗有规矩,内官是不能看外朝奏章的.....”

建武帝:“朕是皇帝,让你看伱就看。”

戴权不敢再话,只好捧起那份军报,展开细看。

建武帝又说话了:“你往后面看。”

戴权:“是。”忙将目光转到了军报的最后页,看着看着,脸色开始变了。

建武帝望着戴权手中的军报,若有所思地说道:“今日是贾家打醮的最后一日吧?”

戴权:“是。”把那份军报轻轻地合好,放在案几上,接着说道:“昨日,内阁、六部九卿的堂官都让家人送去了礼,今儿各衙署的官员也都送上了祭品。”

顿了顿,“御使大夫家也预备了猪羊香烛茶银之类的礼送到了清虚观。”

建武帝点了点头,宫里几处和与贾家交好的各家都在首日就送去了祭品。

他的目光慢慢地落到了案几上的军报上,这份军报是刚送来的,柳芳在多伦诺尔打退了哲里木盟援军的多次进攻,这原本没有什么,但柳芳在军报中问及元春安好,这里面的文章就大了。

很明显,宫内有谣言的事传到了军中,柳芳这是在为贾家说话,替元春撑腰,也是在告诉所有人,勋贵军方的底线在哪里。

沉吟了好一阵子,建武帝叹了口气:“太后那日对朕说皇后太软弱了,纵的后宫里的人没了规矩。”

又对戴权说道:“你是总管皇宫后勤统领太监,这些宫女和太监都是你管的人,你不可能查不出的.....”

戴权立刻趴下去:“奴才不敢欺瞒皇上,谣言是从吴贵妃的宫里传出来的.....”

建武帝怔了一怔,接着涨红了脸,一下子喘不过气猛烈地咳了起来。

戴权连忙站起来,上前给建武帝捶背,好一阵子,建武帝的咳喘终于平息下来。

戴权:“陛下.....”

建武帝微闭着眼,轻轻地点了点头。

戴权目光一闪,这个吴贵妃的长相虽然谈不上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但也艳压六宫,又是一副乖巧的样子,惹人心疼,深得皇帝宠爱,从贵人逆袭为贵妃。

可惜是个恃宠而骄的蠢女人,贾琥和贾元春的谣言是你能传的吗?

争宠也要看自己配不配,贾元春背后是谁?不仅仅是贾琥和贾家,还有整个勋贵军方一脉。

想到这里,戴权又小声说道:“清早皇后娘娘去给老太妃请安,太妃又问起了这件事.....”

建武帝睁开了眼睛:“拟旨:吴贵妃假孕争宠,褫夺封号,降为贵人。”

戴权一愣,这吴贵妃可是真怀孕啊.....

建武帝又说话了:“还有,你收拾一下内府,一团乱麻。”

戴权:“是。”

建武帝:“忠顺王怎么样了?”

戴权:“好多了,夜间已经可以安歇了。”

建武帝怔了一下,如今忠顺王算是废了,不说带兵了,走路都走不了太远。为了给他治病,特意下旨广招名医。

步军统领衙门的差事算是空了出来,好几个宗室王爷上了自荐奏疏,可惜都是只会夸夸其谈的人,不堪大用。

义忠郡王也盯上了这份差事,好在太上皇没有答应。

建武帝冷哼一声,自己就是将步军统领衙门交给勋贵,也不会让义忠郡王得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品赘婿
一品赘婿
商业巨擘李秋远车祸身死,意外重生大晋,成为贩盐世家的长房赘婿。李秋远本想安分守己,心安理得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没成想,阴谋算计,夺权争位,他不得不舍身旋涡,数次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扭转败局。且看一代赘婿,登朝堂,成就一品。
百无一用
重生周隋之际
重生周隋之际
这是一段发生在南北朝末年的故事,时值北周灭齐,文风较诙谐。
采莲的何田田
极品布衣
极品布衣
穿越成古代寒门,家里穷得连窝头都吃不起,李青山大显身手的时候终于到了!什么,打猎还要用长矛?爷有诸葛连弩!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还有人不知道生铁锻钢吧。都什么年代了,还没人会用扦插和嫁接法种地?李青山一拍脑袋,“我忘了,这还是古代呢。”有军士入账:“禀告大人,西凉军八千人东进!”李青山挥挥手,“派咱刚练好的八百神机营,用我新发明的陪他们玩玩。”有谋士入账:“主公,封疆大吏陈宇成、镇北王爷秦雄关,还有
开推土机的派大星
还说你不是女帝,你都怀孕了!
还说你不是女帝,你都怀孕了!
【女帝+历史+权谋+爽文】许烁一朝穿越,得来个功高震主的大将军老爹,他自此纨跨逍遥,只想做个二代!可便宜爹为国征战之际,他却突然被女帝诏进了宫……,帮女帝,撑起这一片天下!
三三
大商川行军
大商川行军
直到见到王位上那个威武的男人,他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这个男人计划好的。本就没有什么天命,本就是这个男人默默地在背后推动了一切的发展,为了华夏文明能够延续下去,更为了炎黄子孙能够万世不衰,这个男人宁愿背负万世骂名,也要做一件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而这一切的转折,竟然就在他身上……
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