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放电影,就是在村口那边了,晚上放,露天的,那小凉风一吹,别提有多惬意了。就是有一些人,臭脚,让人很不舒服,还有就是蚊子,大家白天在地里干活,一身臭汗,蚊子特别喜欢来咬,有时感觉就不像是在看电影,一晚上都在捉蚊子。”
释小北笑笑,问道:“那张三,你最喜欢看什么电影?”
“当然是《地道战》、《铁道游击队》这种打仗的了,还有今年春节后放的《白毛女》,也是很好看的,那黄世仁,简直太可恶啦!”
“除了看电影,还有什么热闹的?”
看着释小北求知欲很强的样子,张三一张机关枪的嘴就停不下来了,眉飞色舞地说:“当然就是唱大戏了。每年我们这边的庙会,大队都会邀请县里的剧团来演出,一般要演个五场戏。我最喜欢看的,是《秦香莲》这样的古装戏,还有《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这样的样板戏。”
看到张三进入状态了,释小北就放心了,靠着阳台的栏杆上,听得津津有味。
“那庙会期间,咱大队干部,往往会邀上县里和公社的领导来作客,村民们也会把嫁在外地的女儿、女婿给叫回来看戏助兴,小商小贩们就更活跃了,隔壁十里八村的人也会赶来看戏,整个村子,就像煮开水一样闹腾,太热闹了!”
“我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和小伙伴们到隔壁的青平村看大戏,那时候看戏要钱,一个人5分钱。戏台是用篷布为主的,只有一个出入口,没有买票,你就不能进去。像我们这些小孩,口袋里哪有钱,就算有,也肯定拿去买吃的了。所以就只能在篷布外面听戏,或者趁那工作人员没注意的时候溜进去。”
释小北笑了出来,说:“那只能听戏,不能看,有什么意思啊?”
张三叹了口气,说:“没办法啊。不过,等到大戏演到后面,差不多还有半小时左右的时候,工作人员就撤掉了,放开让没票的人进去看,这有个说法,叫‘解放’,我们没钱的人,就只能盼着这个‘解放’,可以一饱眼福了。”
“那难道我们村自己就没有组织点活动吗?”释小北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场景,每年春节后的会期,村里都会请本地的乐团来表演,也是很热闹的。
“也有的。我们村和隔壁的青平村,有一个唱戏的团队,平常他们就像平常人一样干农活挣工分,到了临近春节那时,就会组织排练节目,等到春节和元宵节进行演出了。什么《楞小打罐》、《摸牌》、《泥窑》等等,演完了就打着锣鼓去村里每家每户拜年。”
“进到那农家院子里,主人笑容满面迎接,先打鞭炮,接着发烟发糖那些,有条件的人家,还把自己做的炸油糕、发面窝窝那些送给秧歌队,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有的。”
释小北笑自己,穿越来的不是时候,正碰上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也是最无聊的时候。
“你看着这乡亲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的干活,也就这过年前后搞点热闹活动,怪不容易的……”
释小北脑子活络,当即就有了主意,说:“张三,等到我们村这农场建好那时候,我跟周书记和青山叔商量一下,去县里请个戏班回来,在这热天也给咱乡亲们热闹,你看如何?”
张三听了,一拍手,眼睛放光,说:“当然好了!”
“唱完戏后,再请公社的电影队来,给我们放几场电影?”
“小北哥,那就太好太好啦!没有更好的了!”
释小北这波推波助澜,把张三兴奋的,直接从凳子上像弹簧一样跳了起来,差点掉下去了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