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不说?”林笙笙不惯他,阿娘说,调皮点没事儿,但读书的小孩儿不能逃课。
“好叭!”小家伙哼唧一声,扒着林笙笙耳朵小声道:“我是跟着那个陌生阿叔出来的。”
陌生阿叔?
“沐沐知道那位阿叔过来有何贵干么?”谢禛离得近,听到姐弟俩的悄悄话忍不住问。
“他问夫子有没有读书的好苗子,想收作关门弟子。”林沐沐一板一眼的回道。
两人都不意外小沐沐的消息,小家伙的耳朵很灵,何况私塾范围内的对话。
“咱们小沐沐这么聪明,就不想做他关门弟子?”林笙笙笑着问。
谢禛:“不行!”
小家伙:“不要!”
两道声音同时脱口而出!
林笙笙讶异的看了谢禛一眼,再看了眼心虚的阿弟,直觉背后还有隐情,抱着小沐沐两人在街尾找了个清净的茶楼,坐着喝茶。
这间茶楼是谢禛的产业,决定到镇上生活后,他购置了许多房产商铺,镇上的、郡县的、州府的都有。
“我是家里独子,谢氏到我这代就只剩我一人了。”他父亲那代还有大伯三叔,到他这一代就成了独苗。
林笙笙感叹谢禛有钱,那肯定的,谢氏在前朝发家,积累了几百年财富,新朝时期,谢氏祖上大力经商还做过大雍首富,如今这些财富都是谢禛的。
“我们谢家拥有许多财富,唯子嗣后代不丰,当年有得道高僧说,让我们多做善事、积累功德。”
“谢家从前朝起,就修桥铺路、救助孤寡幼儿、帮扶寒门子弟、年节施粥布善,至今已有三百四十余年。”
得道高僧的一席话,谢氏坚持了三百多年善举,但他们似乎并未受到上天眷顾,到如今谢氏不就只剩谢禛一根独苗了?
知道谢氏行善之因的人,都会这般嘲笑。谢禛看了眼林笙笙,见小姑娘脸上并无丝毫嘲讽,反而一脸敬佩的看着他。
吃着糕点的林沐沐抬起头,小家伙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嘴巴上还沾着碎屑,小脸上的惊奇遮都遮不住。
三百四十多年,那得花多少钱,买的糕点他吃都吃不完!
“很惊讶吧?!”谢禛笑道,“我们谢氏可有御赐积德行善的牌匾,淮州府赫赫有名的行善之家。”
“也有人笑话我们好人没好报,还有笑话我们伪善,要不然怎么没得到上天眷顾。”
谢禛抿了下干涩的唇,林笙笙给他茶杯添满,想要安慰几句,就听得谢禛讲:“其实,我们早就得到了回报。”
若不是他们施粥布善,前朝淮州府民/乱,第一个受害的就是他们谢氏。
那几年淮州府大旱闹饥荒死了很多人,谢氏举家族之力救了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
民/乱时,那些受过谢家恩惠之人自发守在谢家门口,上门烧杀抢掠的,他们第一个举刀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