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前还嫌弃阿舅扎的花灯,现在又觉得好看了?”林笙笙一脸惊奇的看着林沐沐,一手拉着他,一手拿着剑柄费力的拨开人群。
林家在镇上有间祖传下来的香烛店,香蜡纸烛、纸扎小人都有,扎的灯笼都是给纸扎人附带的,若说真有林氏手艺的灯笼,恐怕就只有姐弟俩手中提的两条“鲤鱼”。
林沐沐说阿舅扎的兔子灯,最多只是像,林笙笙逗弄起自己阿弟来丝毫不慌。
“祝员外真气派,每年冬至都让灯船来游湖,还请了杂耍表演,这可得花不少钱。”
“这次阵势更大,你们来得晚,这灯船在渭河上都走了个来回,河对岸的呼喊声我们这边都听得见。”
“那可不!”两人说得兴奋,又有人插话进来:“今年船上的花灯定的都是南街孔家的,他家祖传手艺,扎的那花灯一年比一年做的好!”
林沐沐心里念着兔子灯,一听有人讨论,拉着阿姐停了下来。
桥下的灯船缓缓离开,几百盏灯笼散发出的光芒让整艘船变得如梦似幻,桥上的人都意犹未尽的在议论。
“真别说,孔家做灯笼的手艺越来越好,今年我都没定到他家的灯笼,太抢手了。”
“你抢得过祝员外?人家一个月前就下了定。”几人说着闲话,话题渐渐拉远,“祝家也是奇怪,听说在外面有很多产业,钱庄、酒楼、镖局听说还开了几家大布坊,这么有钱,镇上的祖宅也没见他花银子修葺一二。”
“祝员外恐是不看重这些罢!听说上个月河对岸的小北坡山石滑落,淹没了大片良田,祝员外不仅免了租户的租子,还出钱帮人修葺了房屋。”
“祝员外是大善人,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哪懂有钱人心思?”
林笙笙与林沐沐姐弟俩听了一耳朵,大人们的话题越扯越远,见桥那头也有杂耍,她拉着弟弟就往对面槐树街跑去。
槐树街,顾名思义以槐树得名。
桥头边,有棵需八/九人才能合抱的大槐树,古朴苍翠,亭亭如盖。
冷冬乍寒丝毫不影响它生长,那巨大的枝冠横生出去,茂盛的枝桠替下面奔波的摊贩们遮风挡雨。
林笙笙驻足,望了眼这颗古槐,她眼眸中有如水光华掠过,见这颗槐树也亲近起来。
大槐树抖抖枝桠,枝上的叶子哗哗作响。
“阿姐,它好开心呀。”林沐沐勾勾林笙笙的手,忍不住跑去摸摸槐树的躯干。
“你是对面林家小女郎吧?”树下摆摊的大爷笑呵呵道,林沐沐摸完槐树跑来,老大爷一脸笑:“小女郎也去摸摸看,槐树有灵呢,会保佑小儿郎们健康安宁。”
林笙笙跑去摸了下大槐树的躯干,半响后眼里闪过几分惊异,这老大爷可真厉害,居然看出了槐树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