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雨荷的老师带着她们去一个小镇实地考察,突遇一场龙卷风,夹带着狂风暴雨,一棵大树被拦腰折断。
老师让他们数一数这棵树的年轮,居然有三百圈。这意味着这棵树在地球上存活了三百年。
萧雨荷试着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思索着这棵树的生命历程。
她在想成长了三百年的树倒了,说明它的存在方式改变了。
至于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取决于它自己的成长经历。
三百年的树当然是有用之才,即使倒了它还是有用之才。
有用之处在于它成长了三百年多年,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吹雨打,它积攒下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它丰富了自己的内心,汲取了大自然的营养,无疑也增加了它自身的价值。
设想如果是刚种下的小树倒了,它的改变又是什么呢?
也可能被人丢弃,也可能自生自灭,还可能被当做垃圾扔掉,总之不会有太多的人在意它,原因是它自身的价值不够。
萧雨荷在想树是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
我们没有办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萧雨荷曾听同学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小村庄生活着一对夫妻,他们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他们的日子一度过得很平静,后来父亲染上了赌博的恶习。
孩子的母亲百般劝说父亲,非但没有使父亲改掉赌瘾,每次换来的都是父亲的一顿毒打,母亲最终不堪忍受,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自杀而死。
可悲的是,父亲不但没有悔过,反而变本加厉,最后为了躲避债主的讨债,撇下两个年幼的儿子逃之夭夭。
可怜了两个年幼的双胞胎兄弟,他们在街坊四邻的救济下勉强活了下来。
再大一点,他们到工厂没日没夜地做小工养活自己。
弟弟在这期间染上了偷盗的恶习,锒铛入狱。
哥哥利用在工厂做小工挣来的钱,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并被保送到大学,大学毕业后又被学校留校,当了一名远近闻名的大学教授。
萧雨荷在想,即使出生在同样环境下的两个人,他们自身的成长也是不一样的,有什么样的成长就会有什么样的改变,有什么样的成长就会有什么样的自身价值。
萧雨荷认为成长与改变真的是一对双胞胎姐妹。
一位阿姨曾说过自己的故事。
她在一个公路收费站工作,一做就是20年,每天工作轻松,工资也不错,曾经令很多姐妹羡慕不已,后来体制改革,收费撤岗,40多岁的她下岗了。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还能做啥?用她的话说,她把20年的青春岁月都奉献给了收费站的工作,其它什么都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