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快……”奶奶急得话都说不顺畅了。
萧雨荷用保安亭里的电话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报告了地址,伸手拦一辆出租车往家赶。
到家时发现于清敏躺在床上,两眼紧闭,嘴吐白沫。
她急忙跑到大门外去引领救护车,120车赶到时萧雨荷帮着医生将于清敏抬上车,以最快的速度驶向医院。
医生急忙将于清敏推向抢救室,萧雨荷在抢救室外焦急地搓着手走来走去。
她在心里默默祈祷,“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她有些慌乱,走到医院IT卡电话机旁给洛斌打电话告诉他于清敏的事。
“你别急,我得马上到。”萧雨荷放下电话泪如雨下,她无力地靠在墙上,眼睛紧紧地瞪着抢救室。
洛斌等人急忙赶到时,抢救室的门也刚好打开,杨成一个健步冲到医生面前,我握着大夫的手问:“病人怎样?”
“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可以送入病房。”
“谢谢!谢谢”杨成不停地道谢。
护士随后将于清敏推了出来,她的脸色蜡白,目光呆滞,杨成握着她的手不停地说:“你怎么这么傻啊!你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办。”
很少流泪的杨成此时哭得稀里哗啦,接过护士手里的推车,亲自将于清敏推入病房。
景阳虹的眼睛也是红红的,大家情绪都很低落。
杨成把于清敏抱入病床上,轻轻地为她盖好被子。
大家知道他俩有好多话要说,兜主动退出了病房。
于清敏搂住杨成的脖子失声痛哭起来。哭吧!哭吧,把心里的委屈都哭出来会感受些。
杨成抱着她,任凭她哭个酣畅淋漓,他不停地为清敏擦拭眼泪。
哭泣也是释放压力缓解情绪的一种,
于清敏终于停止了哭声,疲惫地睡着了。
医生请家属过来,严肃地说:“病人是抑郁症导致的自杀行为,最好能为患者做心理疏导。”
大家静静地听医生说话,眼睛都是瞪得大大的。
“在咱们医院可以做心理咨询吗?”
“可以,平时家人也要及时疏导患者的情绪。”
于清敏恢复一些体力时,杨成抱着她来到心理医生面前。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医生先问她小时候的事。
小时候有没有遇到委屈、愤怒不开心的时候。
于清敏从小父爱缺失,母亲独断专行,这也是形成她遇事容易退让、隐忍的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
小时候情绪长期没有被满足,在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丢失了感受真实自我的能力,不太习惯表达自己的感受,长大后,经历了社会化的过程,就习惯了封印自己的情绪,日积月累,情绪得不到释放,积压在心里就导致抑郁症。
于清敏问医生:“我也病能治好吗?”
医生非常肯定地说:“如果不确信每个人都能变得越来越好,心理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于是杨成陪着于清敏每周来做一次的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