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高兴地拍着手掌,叹道:“真是老天保佑!姝儿总算是日子越过越好了…”
秀花摸着日益鼓起的肚子,心里羡慕,“听大姐心里描述,真想见见福丫,一定是个滚胖滚圆的小丫头。”
这番钱姝生下女儿,也顺带给自己娘报了封家书,信里写了她已再嫁,如今随相公常住江南,且前几日刚生下一胎闺女,叫孙氏不用再惦记她。
孙氏心里哪还记得自己有这么个大闺女,她一听钱姝这胎生的是个闺女,便立马没了兴致。她想着若是生的是个儿子那多好,嘉耀直接把姝儿儿子抱过来养着不就成了。
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料想姝儿也不会不答应。可这生的是个闺女,闺女她可不要,白白浪费粮食去替别人养小丫头片子!
老钱家这段日子也不太消停,小李氏的大哥找上门来了。
小李氏大哥李大勇又是李氏的亲侄儿,放任不管那是不可能的,李氏也不会答应,因而没法子,还得腾出个厢房来给他住。
小李氏也没想到李大勇会找上门来,这些年李大勇在外面烂赌,欠一屁股债,每回都是她暗地里出一些银钱供他家吃喝,再多的她也掏不出来了。
这事她一直也没赶让钱来禄知道,钱来禄虽说待她好,在旁的事上向来以她为主,可就这件事上他一直都是不情愿,也不同意自己贴补大哥一家。
“就李大勇那好赌的性子,你贴补的了一回,那第二回,第三四回呢?总不能一直靠你这个嫁出去的姑子来贴补娘家大哥吧,咱们自己家就不用花钱了?”
“咱家栓子还没长大,你不是还心心念念着要他读书吗?咱们攒着的那点银子不都是为了栓子吗?”
小李氏心里哪能不明白,可她每回都是念在她大哥跟她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份上,对他总是心软,因而这么多年她能贴的都尽量贴补了。
不说别的,就是翠芬那年出嫁,她添妆就花了二百两给她打了副赤金缠银的头面,其他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她光是贴补她大哥一家子就花了七八百两了。
也是这几年钱嘉耀做生意越做越大,府里每月的月例也分得越来越多,除此之外,钱来禄还在帮着钱嘉耀打理一些铺面,不然把她卖了她都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
李氏对于李大勇的到来是相当高兴的,她年纪大了,总是会回想起过去的那些人,那些事。
李大勇的到来让她想起了儿时自己大哥对自己的那些好,且李大勇长的太像自己大哥了。
“大勇啊,来了姑这里,就当作是自己家,姑现在日子好过了,你要有啥难事,姑不会看着不管…”
李大勇束手束脚地站在正厅里,瞧着这周围的古董花瓶,以及她姑坐着的黄花梨太师椅,怪道村里人都说老钱家如今发达了,过得都是老太爷那样的日子。
现在这样的日子也轮到他李大勇了,他心下窃喜,面上故作伤心的模样,“姑如今还能这般待小侄儿,侄儿心里才是难受,这么多年,侄儿也没好好侍奉过姑母…”
“如今侄儿留在你老身边,在你膝下好好给你老尽孝。侄儿爹娘去的早,侄儿就剩你和妹子这两个亲人了!”
李氏被说的眼圈一红,她赶忙起身将要跪下磕头的李大勇扶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