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传旨的可不是之前的小太监了,而是魏无央身边的红人,刘忠。
当初因为陈平的事,还差点被御史弹劾掉了脑袋,跟随护送的更是五千御林军。
全都是精锐,各个铠甲在身,眼神中都看得出杀伐之气,一见就知道都是见过血的。
要知道传达圣旨也是有讲究的,并非都那么地动山摇,不然大太监天天就在路上了。
若是不怎么重要的事,或是皇帝不太待见的人,就跟之前来御北城一样,都是那些小太监。
也就是个眼熟,在宫里是连个露脸的机会都没有,他们也就是能读读圣旨,太多就不知道了。
你问皇帝的心思,还是怎么想的之类的,根本就是在为难。
但刘忠可不一样,这是有品级的大太监,严格来说就是官,哪怕满朝文武再不待见。
他的身份也摆在那里,能来御北城走一趟,即使同样的什么都不说,只是宣读圣旨。
那也跟小太监不一样!
他临行之前是得了皇帝秘旨的,不是给镇北王的,而是给他本人。
所以刘忠这一路都走的很慢,顺便也在不动声色的打听,稍微修饰一番后,都记在了本子上。
旁的也就算了,经过他一番观察,在夺取小城,拿下邯城之后,镇北王的威望已经是无人能及。
这倒是在他意料之中,但是皇帝交给他的名单,怎么细细探查之下发现,人都出事了呢。
又刚好都在最近,还都是镇北王出的手,刘忠心里有那么一点点慌,脑袋里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
这些人该不会都出事了吧?
狠狠摇了摇头,暗暗告诉自己不会的,但坏消息还没结束,就连陈图生都找不到。
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是统领三城兵马的大将军,竟然就这么消失了。
刘忠第一个念头,就是陈平下手了,陈图生人肯定已经凉了。
但五千御林军啊,都派出去不现实,也就是一部分一部分的,分批次的出去打探。
这也足够了,就算把整个军营翻过来都绰绰有余了,得到的消息让刘忠更看不懂了。
陈图生是发现了什么天大的好消息,自己兴奋的带着亲随跑出去的,之后再就没回来。
手底下的士兵肯定的说道:“这么会出事呢?你们可别胡说,否则就算是御林军,大将军的怒火也不是你们能承担的。”
别看陈图生平时是很怂,在镇北军里更是被当成狼崽子,没人睁眼看的上。
但在如今的三城联军里,还是有一定的威望的,莫说他不但让人宣扬的,老镇北王养子的身份。
单说能在老王爷等人都战死的情况下,成功突围杀出,把消息带了出来,还带领镇北军为老王爷报仇。
按着楚兵签下了停战盟约,这就是了不得的功劳,再加上上将军的身份,朝廷寄予厚望的存在。
还有两位太守的全力配合,这些小兵都是在仰视着看待的。
刘忠闻言一噎,心道他倒是想让陈图生争点气,毕竟此行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交代此人一人善后的事。
倒不是不能在密信里提及,但耗费时间太久,陛下是一刻也不能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