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我说哪儿了?”“哦,说我够个英雄。”“是嘞,你是英雄,咱们村也光彩!你嫌村里人听传言,这么好的故事,你又不讲,你到底想让他们听甚了?我觉得你就像给我讲一样给众人讲讲,让人们听听英雄的故事总比在大榆树下说张家长李家短强!”“老支书,现在谁听这?”“小王,你这种认识不对。你不讲,咋知道村里人不爱听。听我的,小王,讲,讲我们的故事,不添油也不加醋,实事求是!”
王文彬被说动了,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呀,既然自己的身上有这么耀眼的光辉,何不照照村里人?
韩少波止不住又凑过来说:“王书记,实实在在讲好故事,不是唱高调搞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传递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我们也能趁此机会教育村民提高防骗意识。”
是啊,没有什么比真相更重要了,让人们客观地认识承红的行为,也就切断了产生流言蜚语的源头,文彬想。
老支书见他再没争辩,知道同意了,顺势问:“那甚时讲?”“什么时候都能,您安排吧!”“就今天下午,再过几天有些人家就要秋收了。还在公厕前,那儿东西两岔的人都近。我的院子里,如今人们不想去,那对喇叭也早不响了,哪天咱们修修。”
老支书顿了顿又说:“小王,还有件事,我只提说一下,你若有心思,慢慢发展;若没意思,当我没说。”“您说!”“那好,我直说了,你刘大爷的女儿刘映雪,今年26也不小了,刚考上老师,还没结婚,要不你们相处相处?”
“啊——!”韩老师惊讶地看着王书记。文彬也万万没想到竟生出这种事,这让他如何解释呢?承认自己结婚,那以前为什么说没结?老支书会信吗?即便信了也落个不实在的印象,或许还会生出许多猜疑,一定会影响他的形象,进而影响工作。不行,暂时不能承认,等他在村里站稳脚,像老支书一般深得人们信任了,再瞅机会解释。但也不能给刘大爷、老支书任何希望,不然以后更无法收场,必须当下回绝,急忙说:“我现在不考虑这,您说其他事吧!”老支书没再往下说,道个别,出来了。
刚下坡,刘孝先迎上来了急切地问:“提了没?”“提了。”“怎样?”“没怎样!”老支书平静地回答,然后埋怨刘孝先,“我说不用说,你一天三趟磨蹭着让我去提,怎样?不出所料哇!”
刘孝先垂头丧气地坐在路边的小板凳上。小板凳是刘孝先的标配,走哪儿都提着,方便歇息。刘孝先本是满怀希望的,因为小王在他家先后住过十来天,凭他的眼光看,不是那种嫌贫爱富小看农村的,相反对农村有种特别的感情,他觉得。可为啥不想跟映雪交处呢?
映雪回来说她见了王书记,看女儿的情态,是喜欢小王的,小王难道没觉察?所以他才请支书出面捅破这层窗户纸,让小王察觉察觉。
小王是嫌映雪丑吗?不丑呀,哪点儿比不上城里的姑娘,城里的姑娘就会打扮,妖里妖气的。刘孝先想不明白小王为啥拒绝,在他的潜意识里小王应该答应!莫非应了支书的分析:小王这后生心气儿高了!
唉——,他长叹一声。这种事,一旦提说不成,以后交往便不自在了。他后悔没听支书的,让年轻人自由发展,以后这张老脸往哪儿搁呀,还怎么见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