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长客气道:“原来是姚老爷,幸会,幸会。”
“丁村长,不瞒诸位,姚某等人此次来,确为贵村孩子读书之事。
姚某新办私塾,若诸位村民家有适龄孩童,皆可送去姚某的私塾。”
村民们已经不把姚青山等人当骗子了。
听见姚青山所言,众村民包括丁村长在内,都面露难色。
丁村长道:“姚老爷,此事恐怕要让您失望了,您也瞧见了,俺们这村里,穷乡僻壤的,哪有条件送孩子们去读书。
您若真想招揽学生,不妨去县城、府城瞧瞧吧。”
一个村子,连村长都没能力送孩子读书,村民们就更别指望了。
“丁村长此言差矣,再穷不能穷教育,孩子若想出人头地,读书是必不可少的。”
姚青山随之将“前进书院”的入学模式向众人解释一遍。
还称条件困难的可申请助学借款,在学院的优异学生,还能获得书院的奖学金。
村民们一听,蠢蠢欲动,若他们的孩子真能读书,考个秀才回来,那可是光宗耀祖之事。
有村民问道:“姚老爷,你说的可当真?”
“自然当真,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想成为本书院的学生,品性必须上佳。
若学子在书院不学好,姚某不会客气,必将此学子驱逐出去。”
在姚青山的理念里,他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哪怕他再差。
可见到这些村民,他心里没了底。
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深远的,若有人在学院挑起事端,且品行不端、偷鸡摸狗,他也不会姑息。
村民们虽心动,但没有人率先表态,也就没人站出来。
宫玺含笑朝姚青山一礼。
“姚伯父,晚辈听闻您办学一事,甚是敬佩您的办学理念,今日也正是因此而来。”
“贤侄免礼。”姚青山握住宫玺的手,“贤侄有何需要伯父相帮的,尽管说。”
“伯父,晚辈先前创办了善幼堂,养育了上百名孤儿孤女。
听闻您这里可让孩子们入学,便厚颜前来,请伯父接纳那些孩子。
街边的小乞丐无家可归,晚辈也一并带了来,还望伯父看着安排。”
原来姬老板是来支持他工作的,姚青山听后,自然欣喜。
“贤侄放心,无论孩子们的身世如何,他们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在伯父这里,定会对他们一视同仁。”
“姚伯父大善,晚辈愿每年捐赠二十万两,用于您的学院花销。”
宫玺如此大手笔,他既能说出来,那肯定有这个能力。
办学的银钱压力确实不小,送上门的钱,姚青山自然不会推拒。
他拱手道:“贤侄大义,伯父代前进书院学子先提前多谢你,学院会记住贤侄的功德,为你立功德碑,受学子瞻仰。”
“伯父不必如此客气,这不过在下的举手之劳。”
宫玺如此做,除了想帮姚菁外,实际也有私心。
他对姚青山那特殊的学院十分有兴趣。
听闻姚青山打算培养各类人才,他也想看看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有多大作用。
当然,他也希望那些人才可以为他所用。
听姚青山一唱一和的,那些之前喊打喊杀的村民,立即换了副嘴脸。
“姚老爷,方才俺们多有得罪,真是对不起。”
说罢,那妇人领着三个孩子向姚青山跪下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