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雨已经停了,三人接连从地上爬起,吃了顿简单的早餐便开始赶路。走了大概半个时辰,姜荷终于见到了不远处的村落,村里男人人大多要早起务农,只能看到三三两两出门洗衣的妇人,不时抛过来几个带着好奇的目光。有个性子爽利的上来跟姜荷搭话:“妹子,你们是外乡人吧,来咱们水泉村找人?”
姜荷笑道:“可不是,我是受一位姓唐名大山的老伯所托,来这里探望探望他的家人!”
那妇人一拍大腿:“哎呦,这事儿巧的!唐大山就是我家大伯啊!走走走,我带你去我家坐坐,我这大伯啊,自从进了城就再也没有回来,我公公都快担心死了!”
姜荷也很热络地跟她聊着:“叫老人家放心吧,唐大伯在盛京过的很好,如今找了活儿干,日子可充实了!”
她并非信口胡诌,唐大伯原本就让她有空去自己兄弟家探望探望,也给了她一些钱让她交给兄弟。那妇人再想问些唐大伯的事,姜荷便开始打马虎眼,只说唐大伯过得很好,却绝口不提他做的什么活计,每月能拿多少银子。毕竟人心难测,若是这妇人传出去,有人起了向唐大伯借钱的心思,他就没有安生日子可过了。
等一行人来到这妇人家里,姜荷一见那坐在炕上抽旱烟的老头,差点笑出声。都不用妇人介绍,她就能肯定这老头与唐大伯是兄弟,长得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连吸烟时的神色都一模一样。妇人简单向老人说明了姜荷的来意,又对姜荷说:“这是我公公,他在唐家几兄弟里行二。”
姜荷与赵墨珏微微颔首:“唐二叔,唐大伯托我向您问好。您放心,他在城里过的很不错,虽然做的是卖力气的活儿,但还算充实。这些钱是他让我带给你的,他今年忙,怕是要等到年底才能决定能不能回来探亲。”
唐大伯给她的钱分成三份,分别给他两个弟弟和唯一的妹妹。唐老二一看就是个厚道人,他听了姜荷的话,忙不迭扔了烟袋,连连摆手道:“不要不要,烦劳你给他带回去!我这个大哥,从不管自己过得好不好,总是想着我们。他们老两口如今在城里过活,处处都要用钱,哪里有余钱寄到家里来!姑娘,你回去把钱还给他,就说心意我领了,但钱不能收,只要知道他平安,我就知足了!”
姜荷笑道:“怪道唐大伯惦记您,我若是有这么好的兄弟,我也要时常惦记!唐二叔,您就收下吧,一来这是唐大伯的一份心意,他离家多年,已经好几个年没回来了,心里难免愧疚。二来,我与唐大伯交好,他平日帮了我不少忙,我若这点小事都替他办不成,怎么好意思回去见他呢!”
唐二叔这才收下,但掂也没掂,随手就放在了炕沿上。他打量了几眼赵墨珏,心中多少有点数,便问:“从盛京到这少说也有百里地,姑娘跑这么远的路来到此处,怕是不止为了给我们哥几个送钱吧?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姜荷把一早准备好的说辞搬了出来,她先是叹了口气:“实不相瞒,唐二叔,我在盛京做了点小生意,近来生意不好,总被奸人陷害,把我磨的身心俱疲。为这这事儿,前段时间我去了趟风鸣山,找到住持讨教了一番,住持说我生意做的久了,难免心浮气躁,过于急功近利,反倒没了一步步脚踏实地的稳重。故而建议我找个山清水秀的清净地方待些日子,看看风景,吃吃寨,也好陶冶身心,去去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