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儿,你可还记得当初大家为什么不愿意来咱们这上妆吗?”
楚兰儿若有所思道:“是嫌咱们这边太远!你是说,咱们虽然笼络了一批客人,但距离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对吗?”
姜荷担心的正是这一点:“不错,这两天之所以能有这么多捧场的客人,是因为咱们雇了马车免费接送他们!可咱们也没有闲钱每天都雇马车,所以说不准已经预约的这些客人会因为路程产生退单的问题!还有以后,若是这个问题迟迟不能解决,那咱们的生意怕是好不起来了!”
楚兰儿一听就急了:“那怎么办,这……咱们不能一直雇车啊!”
姜荷已经有了主意,但这个主意不能由她们来实施,而是需要求助官亭,那就是建议官亭从公账上出钱雇佣马车。
当然,这也不是只为了客人往返妆馆而雇,往更深的层面考虑,可以由官亭提前规划路线,设置站点,比如风鸣山或者梨园戏院这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这样马车便可以穿梭在整个东城区,极大方便了百姓的出行,到时按人头收取一定费用即可。
也就是古代的公交车。
若是真的成功拨款落实公交马车,不止人们出行方便,就是亭长计划引商户入驻这片区域的想法也能得以落实,姜荷想不出官亭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但等她第二天去官亭找到亭长说了这事,亭长还真给了她一个拒绝的理由。
没钱。
如果真像姜荷说的那样,那么由官亭出钱买一套马车远比雇一套便宜的多,一架的马车还不行,拉不了几个人,不划算,如果要买就买一套三架马车才勉强可以运作。
而一套三架马车的钱根本不是一座小小官亭可以出得起的。
亭长姓焦,约摸年近六十,性情平易近人,竟跟姜荷聊了起来:“不瞒你说,本官前些年也想过这事,老百姓要来官亭告状,从城里走到这来,一肚子苦水都变成汗流出来,让太阳晒干了,哪里还有状告!你说的不错,用这个法子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但问题是拨不下钱的!本官都知道京兆尹会如何搪塞,无非就是‘为何其余三城没有这样的问题’之类,搞不好还会敲打本官一番呢!”
姜荷斟酌片刻,道:“民女明白大人爱民如子却无可奈何之心,但若是雇马车太过昂贵,可否考虑……用人呢?”
焦大人怔了怔:“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