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楚兰儿还背着个小豆丁,一路下来买了不少吃食,旁人都在欣赏夜景,姜荷不然,她一直在默默打量街道两侧的摊位,想看看有没有卖妆的。她在雍州待了那么长时间,只遇到楚大娘一家妆馆出来摆摊,而在这里,一个晚上转下来竟有四五家,只是客人都不怎么多。
也是,像盛京这样繁华的地方,摊位费高,妆价也高,普通百姓谁没事大晚上化妆玩。至于家境尚可或是富贵人家的女子就更别说了,人家家里多半有用老了的上妆娘子,不会轻易让旁人动手的。
还得创新才行啊。
趁着买糕饼的工夫,姜荷向街边小贩打听:“我初到盛京,想着做点小买卖,本想租一间铺子,但余钱不多,便打算如您一般在集市摆摊,所以想问问您一个月的租金是多少?”
那大娘看她态度诚恳,不由叹了口气:“姑娘,你听我一句劝。若是手上有些余钱,宁可租个铺子也别来这集市租摊位!能在集市坚持到现在的,那都是经年的老人了,如今就算有新的摊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准黄!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这里租金太贵,就我这么小的摊位,一个月要八十文!”
“八十文?!”楚兰儿不由咂舌,要知道,她和楚大娘当初在雍州的摊位只有二十文!
姜荷心中也是一惊,不由多问了一句,这一问才知道,原来这里的租金不是按照摊位算的,而是按照占地面积算。一丈要收租金五十文,多出三尺就要多收十文,这位大娘的摊子不多不少,刚刚占地两丈,便收租金八十文。
姜荷犯了难,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思考这件事。她初到盛京,人生地不熟的,也没什么人脉,若是真要摆摊,刚开始肯定没什么客人,每天就要白白往出掏租金。
她是做妆的,摊位大不了多少,一丈就够了,一个月五十文也不是问题。但问题是,连那些经年的妆娘都无法在夜市占据一席之地,更何况她呢,总不能一直没有客人上门,她可还有好几张嘴要养活呢。
她直到半夜还在想,最终还是楚兰儿宽慰了她几句:“阿荷,这事儿咱们急不得!明日咱们就上街转转,看看这里的妆馆是如何经营的,多看、多打听,总能找到出路的!”
姜荷头一次觉得楚兰儿像个姐姐,脑子一热便问道:“你怎么懂得这么多?”
这话刚问出口,她就恨不能扇自己一个耳光。果然,楚兰儿的神色黯淡下来,声音也低沉许多:“我那些年跟着娘走南闯北的,也长了不少见识。”
姜荷沉默片刻,将脸转向楚兰儿那边,信誓旦旦地说道:“兰儿,你放心,我一定会为干娘报仇的!只是现在……咱们总得安定下来才行。”
楚兰儿也不是不懂事的人,自然明白姜荷的难处。可姜荷想着想着,又想起了另一件要紧事:“糟糕,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兰儿,你家曾经就在盛京,不会有人把你认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