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熵定天下
- 本书以历史最乱的时代为背景,但与历史无关,只是借用了那个时期的混乱。书分为三卷,第一卷逐鹿中原,讲述虞夏族与外族的战争,第二卷西域真相,讲述了东西方争霸的本质,通过主角在西方的经历,揭示西方蜥蜴人与虞夏族本为外星人,而西方人为本土人,经蜥蜴人改造的附属种族。第三卷维度之熵,这一卷完全成为了科幻文了,讲术平衡宇宙的猜想。本书从历史虚构到未来科幻,一切都与熵有关,希望能带给大家全新的感觉。
- 风子奡
![熵定天下](/static/wap/nocover.jpg)
在陈铁头的心里,怕是想着若是众兄弟能早点得到此书,稍稍领悟些,也不至于几个兄弟都阵亡了。
想到这里,陈铁头神色暗淡。
雷大毛叹道:“咱也是刚得到...”
陈铁头点点头接着读道:“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忽然把这些手稿一合,爬起来说道:“此书理应献给陛下!”
看着雷大毛点头,还不住地挠脑袋,不由地问道:“那你给俺看啥?”
雷大毛双手一摊道:“不是看你老爹一把胡子了,向让他献上去,好歹能回老家含什么弄孙子,就算是咱大毛的一片孝心了。”
陈铁头咧嘴一笑,勾肩搭背道:“算你小子有义气,赶明把俺妹子说给你...”
吓得雷大毛连忙跑开道:“这个就算了,晚上喝酒就行。”
一听雷大毛拒绝,陈铁头顿时怒道:“俺妹子美若天仙,来说亲的把俺家门槛都...”
雷大毛早已溜出门去。
陈铁头住了嘴,低头看看手里的书稿,取出一块干净的布包起来,随即向自己老爹所在的营房走去。
锐金城的陈三山陈将军此刻正端坐在帐篷里,最近因为要将自己儿子陈铁头研制的反曲弓大量打造,便带着一众木匠铁匠来到黑水城。
最近铁头这小子算是有些出息了,不但战场上屡立战功,还偷偷告诉自己他和几个人合伙做生意赚了点钱,等年底分红时要给自己点酒钱。
这傻小子,从小到大一直就傻傻的,比起他那几个哥哥差远了,还赚钱?不把自己赔进去就算老天开眼了。
至于那个反曲弓,铁头早就说了是自己那贤弟雷大毛的主意。
想到这里陈三山也有些纳闷,好好的军功不要,非要让给铁头,这小子算是怎么回事,觉得自己那什么逍遥侯是坐到头了?
大家都知道这侯爷的虚名没半点实权,连开府建牙的权利都没有,莫非自己还当真了?
还是年轻啊...
门帘一挑,陈铁头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将老陈头吓了一跳,立刻虎着脸喝道:“什么情况?没半点规矩!”
见自己老爹训自己,陈铁头这回一点不在乎,走上前递上来一个包裹道:“老爹,情况紧急,您老先看看这个。”
陈三山一边骂着一边接过包裹打开,见里面小心地抱着一部书稿,上写:孙子兵法。
不禁有些纳闷。
自己这小子虽说平时傻不愣登的,可这字总不是这般难看啊。
只是翻开一看,便再也记不得别的事了,仿佛是遨游在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往日种种不解不明白的军旅之事,此刻全然明了清晰,当真是当头棒喝顿悟清醒过来。
陈铁头看着自己老爹一副忘情样子忍不住说道:“老爹,老爹,醒醒,醒醒啦...”
陈三山感觉自己正在像神仙般活着,忽然被人拉到凡俗世界,不禁大为恼怒,正要训斥,陈铁头道:“老爹觉得此书如何?”
陈三山想了想道:“此书总军旅之要,辨胜负之道,真旷世奇书也...对了,此书从何而来?”
“俺兄弟雷大毛给的,说是...说是他师父传给他的。”
陈三山奇道:“有此奇书,他升到千夫长都不成问题,为啥给你呢?”
“哎...这小子不想要这功劳,说是送给俺,好叫老爹您早点退伍还乡含饴弄孙...”
“扯淡!老子还没那么老呢...不会是你把亦卉说给他了吧?你要是敢这样,老子先弄死你!”
陈三山说着站起来,吓得陈铁头差点跪地上,急忙道:“绝无此事!俺倒是想,可人家未必愿意呢,这小子说他这次回去,赶上陛下下旨撞天婚,这一下子娶了三个...”
说到这里,陈铁头也有些恼火,自己也老大不小了,若不是赶上研制反曲弓,自己也要回家说媳妇了。
据雷大毛说自己的三个媳妇不但个个美若天仙如花似玉,而且肤白貌美凸凹有致,自己咋没赶上这好事呢...
陈三山皱着眉头在帐篷里转了几圈,又忍不住翻了一下书稿,最后说道:“现下锐金城归黑水城辖制,我不能私自离开去京城,还是要告之王明德一声,看他的意思。”
陈铁头沉吟道:“那这下这场功劳...”
陈三山大手一摆道:“哎...小家子气!这场功劳大得很,折算起来,比你打造十万支反曲弓也差不多了。”
“有这么大?俺还以为...”
“你以为个屁!天天傻乎乎的不动脑子,若是此书早些面世,说不定陛下驱除鞑虏的壮志早就实现了,要知道军旅之中,没有名将才是最大的憾事,此书就是告诉如何出名将的奇书,懂了么?有了强将才有精兵!”
自己这傻儿子运气倒是不错,认识了逍遥侯。
“不过么...这好处咱自然是要先沾点咯!”陈三山说罢传亲兵道:“现在起,本将军处理要事,除非胡人打来了,任何人不得打扰。”
说完关上门,看着不明所以的陈铁头喝道;“看什么看,还不笔墨伺候,老子得赶紧抄下来一份,你也抄一份,将来就留你家传下去,老子这份是给你大哥的。”
父子俩抄到中午时分,连饭也顾不得吃,抄完了相互检查下,见没有遗漏,陈三山便包起原稿,来到城主王明德的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