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赶着马车去了趟镇子上,买了两袋米面,再来上一麻袋盐,多?回去抽出来两袋,剩下的就放洞天里,二毛嘱咐道:“有什么花椒大料桂皮辣椒什么的也多买些,备用。”所有调料带足了,再买上两袋黑煤。
然后休息两天,将刀和箭头弩箭都细细打磨好,箭头装上箭杆和羽毛试了试,效果还行,弩箭也一只只试了一下,这些保命的东西,一点马虎不得。
给了聂鲁达下月工钱,告诉聂鲁达:“有事没事别找俺,俺忙着呢...对了,忘记和乔叔说发大水的事呢”....最近这脑子又多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雷大毛的大脑袋都有些转不动了。
这样的大事自己居然现在才想起来,雷大毛觉得心里发虚。
出门到乔叔家,乔大婶带着两个儿子在家,于是雷大毛告诉了三人,叫乔叔回来派人去上游查看一番,怕上游来大洪水冲垮湖围堰,千万千万,三人一听心里也发毛,连忙答应下来。
乔叔回来后一听吓得魂飞魄散,这要是上游下场暴雨,没准真的发大水,这李家坡地势低洼,一场洪水必定毛都不剩,连忙召集大家伙商议,最后派出会水的三人循着河水向上游探去,七天后,三人回来了,带回来一个坏消息:大毛说的是真的,那湖水拦住了上游来水 但不稳定,来一场大暴雨指定大水会冲下来。
此时几户人家已经在准备建砖瓦房了,有了富裕盼头的乡亲们对土地和自己小家的热爱强烈无比 一听到这消息都来村长家,几家妇人站在门口都是满脸泪痕,低声哭泣起来。
乔叔叫妇人们都闭上嘴老实待着,出了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哭有毛用。
看看人太多,就召集全村老少都放下手里的活儿,来村口大槐树下开会。
乔叔将情况详细说了一遍,几家老人宁死也不搬,说是祖宗的家业,死也要守着。
老人的儿女不敢在外面劝说这些老顽固,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最后乔叔和常叔几个商议了下决定李家坡集体搬迁,正好也重新划分住的地方,这次将村里好好规划下。
很快方案出来了:一家三分地,一分盖房一分做院子,剩下一分地当菜地,而且不论家里人多少,没分家就算一家。
这下家里人多的不干了,尤其是那几个老顽固,开始吵闹起来。
乔叔起身道:“你们几位老叔,不是不打算搬家么?这新家的大小和几位又有啥关系?”
几个老顽固强词夺理,说是乔叔不地道,应该先说新家的大小。
看来只要利益足够大,人类搬到月亮上也是可以实现的。
常叔站起来慢悠悠地说道:“听从分配的,家里的男劳力都可以去盘炕队,不听的就都别去了,爱干嘛干嘛。”
“啥?不是应该鼓励分家,然后家里的男劳力都去盘炕队么?怎么分家了,反倒不能去了,你这不对!”一个老头站起来开始吹胡子瞪眼。
“这时候分家的,无非是想多吃多占,也不想想一家三口能吃的了一分地的菜么,以前咱是不富裕,吃不起肉,现在你见谁家缺了肉,还要那么多地荒着不种粮食,老天爷都看不顺眼。”常叔起身反驳道。
看见众人都不说话了,乔叔总结道:“那就这么定了,时间不等人,明天咱一队的随俺去周围看看哪里合适,这次找个地势高点的。大毛说了,最好是易守难攻的,防止将来咱们村子都富裕了,引来贼人。最好再设上岗哨养几条大狗,能有个石墙才好,进出也只有一个门。”
“啥?那进来出去的不是太不方便了...”
“就是,那还不如不搬呢。”
乔叔无奈一笑,常叔脸色一变,正要开口骂人,乔叔拉了他一把,这才作罢。
……
等这个月回来时,聂鲁达告诉雷大毛村里要搬迁了,每家都是三分地,原本乔叔和常叔都建议是盖成一般大小的,也省的家长里短地攀比。
结果有人说家里人多人少不同,那就索性自家院子,爱盖多大盖多大。
新地方就在后山的两个相连的山坡上,这里地势高,远离河道,就是取水远了些,不过眼见村里都富裕了,过了年,家家都养上大牲口,这取水的活也就不那么难了。
想要住的安全,就得有取舍,世上哪儿有两全其美的好事。
聂鲁达还带着雷大毛来山坡上看新房子的位置,给雷大毛分得是靠近后山位置的,这也方便雷大毛经常进山。
雷大毛四处走来走去,随后有些吃惊地问道:“这院子这么大啊,这菜地留的太多了,足有一亩地了吧?”
聂鲁达笑道:“大毛哥没种过地吧,这就是一分地,每家都一样多。”
“人多人少这菜地也一样?”
“是啊,都是按一家一户分得,少了的就去左邻右舍求点,谁家也不在乎那点菜,乔叔常叔还说了,今后猪肉鸡蛋足了,这菜吃的就少了,相互匀一下就够了,庄稼人还是多种点粮食才是正经。”
“哦...乔叔还说别看你家现在就你一个,等娶了媳妇再有了几个儿子,再有了孙子娶了孙媳妇,你家准兴旺...”
“啊...这...有点远啊,俺这媳妇都还没准呢,还孙媳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