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深刻的是,在我们呈上收音机、蜡烛等礼物之后,酋长双手接过来,两眼冒着金光,十分高兴,连身说着,“thank you!”
就在酋长起身离开靠椅的时候,我看到他后背的T裇衫上竟然破了一个大洞,看来酋长也没有大家想像得那么风光,也是过得穷困潦倒。
过了一会,这位酋长抓来一只公鸡,笑嘻嘻地送给我们,我和刘波连忙表示不要,保罗却伸手接了过来。
我拿出一万块(25元)送给酋长,酋长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坐了一会,向酋长告辞,酋长还依依不舍,一个劲地夸我们good,欢迎我们常来。
后来我们了解到,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酋长,可能就算是一个小村长吧,因为村民都称呼他为chief,就以为他是酋长了。
下一步就要去琳娜家了,她家也住在同一个村子里,离得很近,但因为车前车后围了很多小孩,车开得很慢。
终于到了一处房子前,保罗手一指说,那就是琳娜的家。
那个房子有些与众不同,是用一个集装箱做成的,那么重的一个大家伙,也不知她的叔叔当初是怎么弄过来的。
因为周围基本上都是那种很原始的蘑菇房,所以琳娜家的集装箱房就显得十分突兀,有点格格不入,或许她的叔叔家也曾经短暂辉煌过。
当时我们几个外锅人去到琳娜的村子,就好像火星人到了地球,顿时吸引了全村人的注意。
几乎我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吃瓜群众围着我们看,当然小朋友是围观我们的主力军。
有些小孩子蓬头垢面的宛如丐帮弟子,他们长得黑黑瘦瘦的,满脸菜色,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但精神状态都很好,眼睛很亮,十分活泼。
如果你到了非洲,你就会发现,其实越是偏远的乡下,民风越是淳朴,大城市人多,鱼龙混杂,牛鬼蛇神也多。
当时主动向我们讨要东西的人很少,当然也有,一般我们拒绝了,人家也不会死缠烂打地要。
到了琳娜家门前,里里外外已经围了太多人,让人寸步难行。
保罗先挤进去,和一个女的说了几句话,那个女的就是琳娜的婶婶,婶婶只是笑了笑,表示欢迎,但也不请我们到屋里面去坐。
我当时心里还有点小激动,想着琳娜应该就在周围呢,扫了几眼身边的人群,想看一看哪一个姑娘与照片中的人长得比较像,特别注意有没有高个子的女孩,结果没有看到。
其实琳娜当时就站在人群里呢,她站在离我三四米远的地方,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但我当时却没有注意到她。
怎么会没有看到她呢,那么近,她又那么高,那么漂亮,应该是鹤立鸡群才对啊!
其实我当时看到琳娜了,却没有认出她,为什么呢?
因为我万万没有想到,她理了一个大光头,我还以为她是个男的呢,所以选择性地忽略了她。
在西非,女的一般是编着头发,或者带个花头巾,这是最常见的打扮,短头发的女的,也有,但不多,光头的女子,则少之又少了。
相反的是,当地的男子则有不少是光着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