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货架上商品的物价轮番将我羞辱了一遍,最后只是捡了些便宜货,落荒而逃。
其实不是买不起,而是本人从小节俭惯了,苹果3块钱一斤我肯定会去买。
但30块钱一斤的苹果呢,我就不想去当那个冤大头了,跟买不买得起完全是两回事。
其实本质还是自己没钱,又喜欢装,贵又能贵到哪里去,所以没钱的话,就不要跑到非洲去装什么大尾巴狼了!
当然一般去非洲工作的朋友们,工资待遇都会比较好,超市里那些商品还是能消费得起的,但一般也不敢大手大脚。
大家背井离乡去非洲工作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多存点钱吗?
有人会说,非洲商场里的货物那么贵,当地老百姓又一贫如洗,能消费得起吗?
说实话,一般的人肯定消费不起!
当地人穷的穷死,富的富死,贫富差距非常大。
富的人可以醉生梦死,夜夜笙歌,他们的身体里充斥着资本主义的铜臭,能进商场里消费的都不是一般人。
物价贵的原因是因为当地没有自己的工业,商店里的商品绝大部分是需要从外面进口来的,价格一定便宜不了。
话说我和刘波从锅内上飞机的时候,还是寒风刺骨、冰天雪地的严冬。
但是非洲的气候与我们正好相反,3月份正是西非当地的旱季,也就相当于我们夏季三伏天的天气,非常炎热。
在飞机上,我便告诉刘波不必穿得那么多,让他去厕所换了。
他不听,下了飞机,满眼的异国人群,空气中弥漫中各种让人难以描叙的汗酸味,黑色成了主色调,景色和建筑仿佛回到了解放以前。
我能明显感觉到刘波内心的慌张,左顾右盼的,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起来。
反倒是我一直在安慰他,“别怕,别怕,有我在这呢!”角色完全换过来了!
本来我以为这个刘波走南闯北的,出国走了很多地方,一定见多识广。
结果我想错了!这家伙慌得一批!
刘波虽然是作国际旅游的,但他以前走的都是欧美高端路线,所以虽然阅历不少。
但非洲对他来说,还是一片无情的荒漠,几乎一无所知。
来之前他查了很多资料,看了很多非洲朋友的负面信息,觉得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斥着贫穷,暴力与混乱,心里非常害怕,以为到了非洲就是到了龙潭虎穴。
又怕得了疟疾死在异国他乡,将自己一身长衣长裤,裹得严严实实。
下飞机的那一刻,热浪扑面而来,熏得他满头大汗。
入境的时候我们又被各类工作人员蛮横地要了小费,是明目张胆地直接要,跟抢差不多。
举个例子,把你的钱包找出来,很直接地问你里面的钱能不能给他,够明目张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