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老太爷早年便已仙逝,如今家中长辈就是陈老太太孟氏。老太太体恤子女,不肯让大家麻烦,只让大家初一、十五到正堂聚一聚,算是家宴。
老太太只生下一子,就因伤了身子,未能再生育。除了陈翎,家里还有的二子一女皆是庶出。自老太爷去后,各房分家不离府,只有三房出京外任,好几年没有回家。现下在陈府的只有大房、二房。
老太太坐在上位,一左一右的两人就是陈太傅陈翎和陈家二房当家陈昆。家宴没那么多规矩,众人在老太太动筷后也各自夹取吃食。家中奉行食不言,众人专心地安静吃饭,只偶尔有碗碟碰撞的声音。宴食不算隆重,只挑了各位主子爱吃的两三道菜凑了一桌。
在老太太停筷后,各位也都陆陆续续放下筷子。站在一旁的丫鬟婆子们有条不紊地将碗碟收了下去。没过一会儿,又端上了盘点心,每人面前放了盏茶。
往常这个时候老太太就会关心儿孙们的日常生活,最近有没有发生什么重要的事情,若是遇到大困难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商量着解决。在家宴上,即使是才年满五岁的堂弟也可以大胆发言而不会被责怪。今天老太太也照例询问大家。
“今儿确实有件事要说。”陈翎举着茶盏啜了一口,可见说的也不是什么要紧事。
“今早上朝时听闻南边传来捷报了。”
听到这么一句话,众人的神色就是一喜。
老太太更是迫不及待地问;“那林将军他们可曾说什么时候回京?”
陈翎暗自咬牙,那么快回来做什么?着急回来娶我家娇娇。面上却还是平淡说:“传回来的消息是已经在做扫尾了,林将军会先带领部分人马回京述职。算上消息在路上的时间,若没有耽搁,大概再过一两月就能到达京城了。”
老夫人一听就笑了,“看来我们府上很快就要有喜事了。”
众人也都开心起来,堂妹们看着陈皎又开心又羡慕。二房长女陈依依笑着说,“那林将军回京那日,我们姐妹去春茗楼看看热闹吧。”
“是了,还要再做些好看衣裳出去。到时候让你们哥哥带着你们也去街上逛逛,买些时兴玩意儿。”章喜儿也笑得合不拢嘴。
陈家谁人不知,林将军幼子林清宣与陈家大小姐陈皎于三年前定亲。之前战事突起,林清宣随父出征,一去就是三年。这次他们凯旋归来,看样子两人的婚事也要近了。
陈皎听了爹的话就已经有些兴奋又有些害羞,待到众人一番玩笑后,美丽的脸上已经绯红一片,再无往日的清冷。
大家都在为陈皎高兴,陈翎的心里却是又酸又涩,女大不中留啊,爹的娇娇儿就要是别人家的了。越是想着,陈翎心里就越是难过,面上就有些挂不住笑。
坐在他身边的章喜儿瞧了一眼就知道她夫君在想些什么,在桌子遮掩下悄悄伸手到陈翎腰间,捏住一坨肉,用力转!
猝不及防一股剧痛袭来,陈翎无法控制的僵了一下,但是很快反应过来,咽下快出口的痛喊。陈翎面上笑得更真心了。哇,夫人捏得好痛。
在愉快的氛围中众人大概讲了讲最近的趣事,让老太太开心的同时也让她知道晚辈们一切都好。
五岁的小堂弟苦恼的抱怨学堂课业太多,做完课业就没时间玩了。大家都很奇怪,小堂弟年纪尚幼,课业怎么就会占掉他的玩耍时间?老太太一问,才知道他的课业是练三张大字,还有背些书。
小堂弟尚在启蒙阶段,这些课业并不繁重,照理说也不该每天都忙到没时间玩。陈家嫡长子陈茂有些疑惑,忍不住仔细询问。
小堂弟认真想了想,有些脸红,低声说他做课业时总是无法专心,总是被窗外路过的小猫、风吹过摇曳的树叶所吸引。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即使一回家就开始练字背书,但还是只能在晚饭前堪堪完成课业。饭后,他娘就不让他玩了,复习完每日所学就要洗漱睡了。
众人都憋不住笑了,为了照顾小孩的面子,没有笑得太大声。
二伯娘更是又笑又好气,轻轻扯了扯幼子的小耳朵。
陈皎也笑得开心,看着小堂弟这样子她忽然回想起昨夜做的梦,阿笙完成课业一向认真,但毕竟年纪还小,有时也会偷摸发呆,很是可爱。
陈皎脸上笑容一顿,又很快笑了起来,与先前无异。她心里有些哀伤,这么可爱的阿笙为什么会有人对他抱有这么大的恶意呢?
老太太年纪大了,没一会儿就感到有些疲惫,就让身边的丫鬟婆婆们簇拥着回主屋了。家宴也很快便散了。
二夫人带着两个女儿和幼子回去,章喜儿也带着女儿回了自己院子,留陈翎和二老爷陈昆在正堂谈事,陈茂在旁奉茶。
回到青竹院里,章喜儿就拉着女儿的手不松开,“娘的娇娇儿长大了,留不住了。”说着眼眶就红了,她偏过头去,不肯让女儿看到。
陈皎看到心里也是难过,眼中泛泪,大概只有做了一回母亲,才能体会到娘亲处处为子女操心的艰难和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