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招生考试采取抽题模式,院方将考试的知识点和经典题目传输到主脑中,再由主脑程序变形生成出题量庞大的题库。
每个考生收到的考题均是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除了难度相当,每个虫的题目都是不一样的。
再加上座位旁边,那四面挡得严严实实的防窥光屏,考生之间相互作弊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常规操作下,轻型机甲主控区通常运用什么模式?1.xxxxx……”
“机体和四肢之间的连接动力部位发生故障,应该如何排查?有哪些可能,请按照分类举例说明。”
“重型机甲肩颈部的常用零件,并在空白处绘图。”
余闲做题速度很快,经常是看到题目后就略一思索就填下了心中的答案。
“这位考生的做题速度好快!正确率高到吓虫!”监考室里的老师不由得惊讶道。
为了保护隐私,考官们并不能直接看到考生的做题情况,可作为监考者,主脑也给了他们观看考生作答面板的权限。
此时,其中一个考生的做题进度远超其他考生,而且按照主脑标注,这位考生做题的正确率接近百分之一百!
另一位老师也看了监考面板一眼,“他现在做出的题目应该都是属于简单级别的,这只能说明他基本知识掌握得好。”
这些题目考察的知识点并没有深奥到难以理解,只要考生知识基础扎实,大多数都能及格。
但关键是,这并不是一场只要求及格的考试,众位考生追求的是分数要考得比别虫更高。
名次,才是决定这场考试成败的关键。
院方也正是考虑到了这点,所以在题库中加入了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用以区分开不同阶段的考生。
老师叹气,“重点还是要看看后面的答题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