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的农村对象倒是翻不起风浪,倒是黄亚萍的对象--张克南,克南是个人人皆知的厚道人,就是他母亲...都知道是个睚眦必报的人。
男女之事引发出来的结果。
事已至此。
老景不再说话,趁蹲地上的高加林在哆哆嗦嗦捡火柴的时候,离开了。
...
待高加林回过神来,已经是一个钟头之后的事情了。
清醒过来的高加林,知道自己需要面对现实了。
他将属于自己的家当都整理好,将黄亚萍给他买的咖啡色大翻领外套、米黄色风雨衣和三接头皮鞋等等衣物也都打包好,还有吃剩的如高级牛奶糖、麦乳精、咖啡、可可粉等等,整个上午时间将所有统统都整理打包,连午饭也没吃。
张克南突然进来了。
二人相视沉默,经过短暂的争论后,两位高中同学最终冰释前嫌。
高加林告诉了张克南,其实自己更爱另一个女人,自己会去找黄亚萍坦诚一切,不要让未来的几人再继续错下去....
高加林本想将黄亚萍送的衣物都交还给她,转念一想,无必要这般做了,拿回家里封存起来吧。
...
“德顺爷...吴先生,你怎么在这里?”
满腹心事、一脸憔悴的高加林出现在政府大门口,红肿的眼睛看到了对面停着熟悉的驴车,和在驴车上坐着的人。
“你有东西要带回村吗?我们会等到学生下课,就回去。”
康思杰笑着跳开问题,反问他。
旁边的德顺老汉也听话的不开口说话,只是对着高加林猛点头。
...
高加林在黄亚萍家里见到了她。
高加林是个自尊心极其强烈的人,以往的他没有这般勇气就这样上门而来。
不过,经历打击之后,他已不怕丢脸皮了,他也没脸皮可以丢了!
待黄亚萍的父母放下茶点,便离开房子,让二人不受打扰的谈话。
从高加林嘴里听到他最爱的人其实是那个乡下女人的时候,黄亚萍绝望地麻木了,茫然地听着他说的祝福--自己和克南幸福。
...
“吴先生,你们都知道了吧?”
从黄亚萍家里回来后,闷闷不乐的高加林和自告奋勇的康思杰在宿舍搬行李。
“暂时只有我知道,村里的乡亲还没收到消息。”
抱着棉被的康思杰回应着提着书籍的高加林。
只有当下农村的闭塞环境才能造成这般,对县里早已发生几日的“大事”,一无所知。
将行李都搬上了驴车,二人将乐呵呵的德顺老汉送走,高加林去找老景办理手续,康思杰在附近等待高加林完事后出来。
要给工具人上链条,让他开始发挥作用了。
...
“加林,”
“官场,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政治,可不是书本上直白的理论。”
“日后有机会了,你还能回到政府部门工作,”
“建议你要常与你叔父谈谈心,向他请教请教。”
康思杰与高加林来到东岗的小树林里。
在一片一片的小树林里,树下铺满了黄灿灿的树叶,
比脚下的黄土地的颜色更加深邃。
踩在人民踩踏出来的小路上,幽静的环境里只传出了沙沙的脚步声。
“回不去了...”
“我就是当庄稼人的命!”
透过树林的缝隙,高加林望着县城的容貌,这个曾经让自己激动渴望的地方,已经心性成稳的他,心中不再起波澜,短短一日经历的一切事情,让这位农村出身的个体在人生这个路途中有了一丝明悟。
“现在村里按照上级指示,准备落实生产责任制,联产到户、到劳了,”
康思杰笑着继续带头往上爬着,说着村上的事,
“这意思你应该清楚,其他公社大队早已实施了的,就是单干。现在村里都在分土地,”
“过完年就各干各的,以后分给自己的田自己种,”
“自己的粮自己收,多打粮,多赚钱,”
“当然,公粮也是自己送到粮站上交了。”
微微喘了口气,二人终于来到了山顶。
西边的太阳又到下班时刻,慢慢地镶嵌在群山的顶上,
如同一颗璀璨的红宝石。
山顶上有座烈士陵园,有些斑驳的石碑上写着,
这里沉睡着为解放这座县城而牺牲的一百多名战士。
康思杰眼光越过石碑,望向远处黄土高原无边无际的山岭,
重重包围着这个小小的县城,像是一道屏障,也像是一层枷锁。
为了人民遮挡着外面的风雨,也将人民束缚在一片小天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