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军那边催的又紧。
只好匆忙安排其他工匠,赶出了一批尺半的双刃短剑交了差。
那些巴掌长的短刀无用,都扔到了武库。”
刘箕闻言恍然大悟,笑着点点头。
原来武库里那批制作精良的短匕,是这么来的。
考工令以为皇帝在笑他,苦着脸继续道:
“臣那次差点误了边军的事,被宗伯少府好一顿训斥。
那卓家父子名盛而实不符,事后被臣赶去下院作坊,做些修修补补的粗活去了。”
刘箕止住笑道:“这么说来,那卓烈倒是个有趣的人物,令丞带朕去会会这造巴掌刀的工匠。”
“喏。”考工令应承着,领刘箕往下室走去。
他以为小皇帝孩子心性好奇。
也不管他找卓烈干嘛,只求其玩够了,赶紧离开这考工室最好。
考工令头前引路,不多时一群人到了下院作坊院门口。
下院看门的曹官远远看到考工令,哈着腰紧赶着迎上来。
面对弯腰趋步迎上来的曹官,考工令不由自主的板起面孔,挺直了腰杆。
看到曹官奇怪的盯着他背后,忽然醒悟过来。腰瞬间又塌了下来,脸上重新挂上灿烂的笑容转身道:
“陛下,下室到了,臣这就去喊那卓烈出来面圣。”
“陛下?小吏参见陛下。”那曹官听考工令口呼陛下,忙吓地伏地参拜。
“免礼,起身吧。”
刘箕抬手悠悠然道:
“也不必声张,你俩一起去唤那卓烈来见朕。”
考工令和曹官转身进院寻人,刘箕走到院墙一僻静之处吩咐黄德道:“一会他们出来,只放卓烈一人到我近前。”
“喏。”黄德会意地点点头。
片刻后。
考工令和曹官领了一名中年工匠出了下院,黄德等人候在门口。
“陛下吩咐,只要卓工匠一个过去叙话。
还劳烦令丞大人在此稍候片刻。”
黄德笑吟吟地伸手拦住了考工令。
考工令唯唯点头,卓烈一头雾水的走向不远处的少年天子。
“罪民参见陛下。”到了皇帝近前,卓烈俯身跪地行礼。
“免礼。”刘箕边说着边端详眼前这个工匠汉子。
卓烈局促的站起身。
因是听公输舆提起的他,刘箕自然的就把卓烈也想象成和公输舆差不多的五六十岁小老头。
这一见才知,其和刘箕脑海中的形象截然不同。
卓烈其实才年四十许,长的身躯高大、体格强健。
肌肉隆起的臂膀沁着汗珠,肩背上一件明显刚刚胡乱披上的小衫。
“听考工令说,去年他让你制作一批斥候用的短兵,你给造成了刃长手掌相当的短刀?”
刘箕笑道。
“边军斥候均佩有环首刀,再带一把一二尺的短剑岂不累赘。
白日搏杀用环首刀,暗夜贴身搏斗、探路抓俘用那半尺短匕最是趁手。”
提到那些短匕,卓烈也是不服不忿。
“那批匕首确实做的不错,堪为短兵中之上品。”
“陛下见过罪民造的匕首?”
“不仅见过,我前几日成立近卫,还向那武库丞要了几十把。”
刘箕说着,掏出怀中自己佩戴的短匕递于卓烈。
魁梧的打铁汉子小心的抽刀出鞘,轻抚着闪着寒光的刀身:
“去年罪臣打造这批短兵时,确实苦下了一番功夫。
实指望讨得上官欢喜,能早日替家人脱了戴罪之身。谁成想,哎…”
“除了你父子三人,你还有多少家眷在中山王府?”刘箕问。
卓烈奇怪皇上怎知他家眷在中山国,有点诧异的看着刘箕道:
“罪民十来年前成了鳏夫,幼子尚未婚配,家中还有长媳及小女,均配中山王府为奴。”
“你回吧,尽心为朝廷做事。自会有脱得罪身,全家团聚之时。”刘箕朝卓烈微微一笑。
卓烈行了拜礼,转身走向门口伸着脖子的考工令。
一头雾水的来,又一脸蒙圈的去。
刘箕看天色不早,告辞长松了一口气的考工令,带着众人施施然回了寝宫。
卓烈是可用之人,但其性子粗直、脾气火爆,不似公输舆那老头通达。
所以在将其弄出皇宫前,刘箕还是不准备和他说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