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没有三国

第116章 河东之战一

“呼~”

面对着融化的冰面,刘晔终于长出了一口气。自从接手华亭县令一职,距今一年有余。如今大船骨架已成,刘晔的心里就更为期待了。

“大人。如今冰面消融,用不了几日,咱们就可以复工了。”

施青走到刘晔跟前,看了看海面说道。

“是啊,咱们再赶些时间,年前应该可以下水了。”

华亭港十个船坞,刘晔毅然决定使用六个。经过反复的推演计算,最终确定了建造方案。为了及早试航,也只有这样才能加快速度。

“肯定可以。这帮子都是些老船工了,手艺和速度没的说。主公给了这么高的酬劳,可是一个偷懒的都没有。”

施青是青州最早的船工。现在的地位,也是自己兢兢业业一点一滴干出来的。虽然两千斛大船是刘元提出并参与设计的。但具体的执行者却是施青。同甘共苦这么些年,对这帮子船工的为人自然是知根知底。

“施老辛苦了。没有您,也不会有现在的五千斛大船。”

刘晔真心的说道。自己奉命打造五千斛战船,若没有施青在身边协助,时间和进度都要慢上许多。甚至有些地方,还需要自己一点点去摸索。

“大人哪里话。小老儿这些东西,也都是学自主公。要说大汉能有此海船,皆是主公之故。”

施青谦虚的说道,但这谦虚之中,也大多是实话。

“施老说的没错,主公之才远非常人可以想象。都说什么杂学不精,可主公所学之杂,所学之精,只能让人叹为观止。”

刘晔似乎是喃喃自语,眼神眺望着大海深处,神情里尽是崇敬之色。

兴平元年,三月初九。徐州牧陶谦因病溘然长逝。临终前将徐州托付于刘备,并令陈登、孙乾等一众文武归心辅佐。

刘备三辞不过,遂“无奈”接下徐州牧之职。上任伊始,便将张飞任命为琅琊太守,关羽为下邳太守。广陵太守由简雍担任。

任命曹豹为东海太守。陈登为典农校尉。孙乾为徐州别驾。

由于有陈登等人辅佐,各项任命倒也极为顺利。这也让刘备颇为安心,随后就开始准备励精图治,大展身手。

三月底,吕布突然挥军南下攻打河东。赵云反应过来,责令冀州一师立刻对阳曲发起合围。

“公台,冀州军已然对我军后方发起了攻击。如今我军该如何应对?”

吕布神色担忧,显然是怕被赵云抄了后路。

“相信不久之后,刘备、袁绍两处就会传来音讯。届时可再另行商议!”

陈宫捋了捋胡须,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可我军现在攻城受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啊。”

“主公莫急,匈奴之兵并不善于守城。只要我们加紧攻击,他们定会露出破绽,如此便可择机而破之。”

“郝萌何在?”

吕布听完,对着帐外一声大吼。郝萌几乎应声而入。

“主公。”

郝萌拱了拱手,看着吕布。

“传令下去,让宋宪不惜代价加速攻城。士兵再派一万,一定要打出我并州的威风来!”

“喏。”

郝萌领命而去。吕布盯着桌案上的舆图,心里一阵烦躁。

“若被冀州军打下阳曲,势必会将我并州拦腰切断…”

“主公心里清楚。并州之地实非上上之选,大部疆域都被外族包围。而冀州又被刘元拿下,向南扩张是我军唯一的出路。”

陈宫说到这里,手指舆图。

“主公你看,这个位置是不是会好上许多?虽然地盘不大,但却绝非并州可比。”

吕布探头看去,眼中顿时露出贪婪的光芒。

“此地可取?易取?”

听到吕布这般言语,陈宫眼中抹过一丝失望。想起远在凉州的曹操,不免心中一番比较。

“可取但也不易。凡事若都如探囊取物,那还有什么意义?”

“公台说的也是。打下河东之后,咱们便可长驱直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刚要造反,皇帝居然跟我拜把子
刚要造反,皇帝居然跟我拜把子
东夏末年,天灾兵祸,民不聊生。因车祸降临的萧凡,不忍民生多艰,想要兼济天下,却因利益被官商勾结迫害。一怒之下,萧凡本打算趁此反了这污浊的朝廷,再造新天地!却不料,刚登基的小皇帝,居然要跟他拜把子!
万山尽染
大秦:开局抬棺进谏,祖龙麻了!
大秦:开局抬棺进谏,祖龙麻了!
赢臻穿越到了秦国,开局便喜当爹,这对于丝毫没有当爹经验的他,无疑是个噩耗。幸好激活了超神奶爸系统。哄女儿睡觉,奖励神级医术,神级厨艺。给女儿做饭,奖励天级功法《九阳神诀》。给女儿扎辫子,奖励《孤傲剑诀》。……就这样,在陪伴女儿长大的途中,赢臻不经觉间,已是这世界的巅峰。而赢氏以及大秦,在赢臻的映射下,也迎来了空前的鼎盛……
乙醇迷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我穿越了但金手指丢了!王小龙误入虫族陷阱,被虫族以种族天赋送到了一个异时空的明末。这里时空在成祖时出了不同结果。燕王朱棣造反失败被杀,据说是阵前中流弹堕马死亡。诸藩皆被废。鞑靼依然强盛。外患内患皆严重。到处盗贼如毛。乱世出英雄。……而王小龙...
玉龙2009
血色黎明
血色黎明
以热血换黎明,用生命写忠诚。靠胆识战魔鬼,凭智慧斗凶顽。
徐亚光
水浒粮草小兵甲
水浒粮草小兵甲
以贼窝里的吃饭、穿衣、利益、“官位”、人性等为主题,来讲述水浒故事,不求标新立异、耳目一新,但求探析好汉们内心深处的故事。
一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