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没有三国

第68章 黄巾出泰山

“什么?”

刘元霍然从椅子上站起,不知是惊讶于黄巾的速度,还是对自己情报迟缓的不满。

“刚接到飞鸽传讯,泰山黄巾出动三十万人围攻昌邑。根据情报显示,他们应该是在三天前的晚上就偷偷出发了。”

亲兵详细的汇报了一番,刘元总算明白了一些。只是对这情报的延缓,心中十分恼怒。

“派人去军营传讯,着太史将军率狼骑军随我前往驰援。另遣人通知子龙、子鸣,以最快速度赶往昌邑!”

“喏。”

赵虎一刻也不敢耽搁,飞身就跑了出去。

“恶来,准备马匹!”

“喏。”

典韦也是匆忙跑了出去。

“文和,此番泰山军异动定是受曹操鼓动。你坐镇历城负责全局,元皓配合!”

“喏!”

交代好诸多事宜,刘元便带着典韦来到了军营。王冲驻扎在城阳一带,赵云驻扎在乐陵。唯有太史慈的狼骑驻扎历城。

青州只有五千重骑兵,而单单狼骑一军便独占三千。等到刘元赶到的时候,狼骑军已经完成了集结。

初平三年,四月初。

兖州治所昌邑城外,泰山黄巾正如同蛾蚁一般冲击城池。三十万人分四面攻击,毫无章法也不分主次。看起来就是不拿下城池誓不罢休的架势。

昌邑县城并不大,在如此规模的人海战术中,更像是大海里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被海浪打翻的可能。

“主公。蛾贼攻势凶猛,我等人手不足啊!”

亲卫队长贺图,早已是满身的鲜血。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

兖州本有十万余兵,刘淙和于禁各领走三万。除去驻扎各地的郡兵,目前昌邑城内只有一万两千多人。想要顶住三十万人的强攻,的确是有很大的难度。

“再难也要顶住!我相信元弟一定会知道,也一定会来!”

刘岱同样也是满身鲜血。蛾贼来的太过突然,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更没有去求援报信。

而今想报也出不去了。四周的人海,即便是杀出去几百、几千人,也丝毫翻不起浪花。

唯一能做的,就是死守。不管是刘元,还是刘淙和于禁。只要他们得到信息,一定会不惜代价前来相救。

按路程来算,刘岱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刘元的身上。

“喏。主公保重!”

贺图领命去了。一万两千人分守四面,没有后援更没有休息的时间,若无人来援,这就是一个必死的局面。

喊杀声越来越弱,夜幕也渐渐降临。无论是黄巾蛾贼还是守城的官兵,体力也到了极限。

“主公。我军战死三千,轻重伤兵已过半数!”

贺图拖着疲惫的身躯,向靠在城墙而坐的刘岱汇报。

“才一天……”

刘岱双目无神,一阵阵疲惫感袭来,再加上强大的压力,让他已经感觉到了绝望。

“安排百姓帮忙运送石头、木料。我们明天还要继续!”

“喏。”

贺图应声下了城墙,留下了刘岱一人在城墙之上,不知在想着什么。

入夜子时,刘元率领狼骑军赶至昌邑城北三十里处。由于心系刘岱安危,一路上几乎没有停留,两匹马轮流换乘。

“主公无忧,目前昌邑城还在汉军手里。”

接到斥候报告,太史慈连忙赶来汇报。

“安排将士们好生歇息,斥候不间断探查!”

“喏。”

太史慈领命去做安排。刘元一个人坐在那里思忖着,到底该如何才能击破黄巾。

翌日清早,刘元起身刚刚撩起营帐的帘幔,就发现太史慈已跪在了门前。

刘元没有说话,兀自走向一旁洗漱。随后又接过赵虎端来的热粥,开始呲溜的喝了起来。

“你都知道了?”

直到一碗粥喝完,刘元才起身缓缓的问道。

“主公,是属下督导无方,才导致差点酿成大祸。属下甘愿接受任何惩罚!”

太史慈本不知晓,要不是赵虎透露,他至今还以为消息是狼骑军的人传出的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