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六百年前的自己

第129章 再无下西洋

周文先从政治角度阐述了迁都的弊端,他对朱高煦说:“大明至立国以来,南京一直都是朝廷政治,经济体系的核心,朝廷一半的赋税都来自江南,一旦迁都北京 ,势必会对打击现有的经济体系。”

接着周文又说到经济方面,迁都花费巨大,朝廷官员及其家眷加起来足有数万人,安置这些人就需要数百万两。还有迁都后许多物资都需要从南方通过漕运运往北方,这对于朝廷财政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不过也有持反对意见的,其中兵部尚书方宾就赞成迁都。理由是自从鞑靼部大败后,西边的瓦剌部趁机向东扩张,如今大明将直接面临来自瓦剌部的威胁。

方宾认为迁都可以使大明的军事重心向北转移,这样更有利于对付已经对大明构成威胁的鞑靼人。

不过方宾的理由并没能说服其他大臣。

刑部右侍郎杨勉以北平地理位置不利于防守为由反对迁都。

杨勉道:“京师乃国家社稷之根本,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四周都有天然屏障拱卫京师,是作为国都最佳的城池。”

“反观北京,虽三名环山,但南边却是广袤的平原,一旦长城失守,北边敌人的骑兵半日即可抵达北京城下,但是撤无可撤,大明江山危矣!固臣认为北京作为国都实在太过冒险,请皇上三思。”

朝堂上经过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后,谁也没有说服谁,坐在龙椅上的朱高煦被吵的耳朵都痛了,于是他出言制止了底下这些大臣们的辩论。

“好了好了,你们都别说了。”

“至于迁都一事以后再论,但北京皇城的工程不能停。”

周文本想再说些什么,被朱高煦出言打断。

“周爱卿,户部的钱粮都在你手上,北京皇城的经费你多费心一下,切不可误了工期。”

朱高煦说完便下令退朝,周文愣在原地一时没缓过神来,一旁的吏部尚书彭汝器用手肘捅了捅周文。

“走吧!周大人。”

周文这才缓缓离去。

出了大殿,周文拉着彭汝器问道:“你说皇上到底是想迁都还是不想迁都?”

彭汝器凑到周文耳边轻声道:“咱们尽力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管他咋想呢!”

而朱高煦之所以又同意继续营建北京皇城,是因为方宾的话提醒了他。

没错,朱高煦和他父皇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干架的主,如果将来自己御驾亲征瓦剌,那肯定是要在北京歇脚的,如果有一个不错的宫殿供自己休息,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于是朱高煦产生了想把北京城变成大明陪都的想法。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熵定天下
熵定天下
本书以历史最乱的时代为背景,但与历史无关,只是借用了那个时期的混乱。书分为三卷,第一卷逐鹿中原,讲述虞夏族与外族的战争,第二卷西域真相,讲述了东西方争霸的本质,通过主角在西方的经历,揭示西方蜥蜴人与虞夏族本为外星人,而西方人为本土人,经蜥蜴人改造的附属种族。第三卷维度之熵,这一卷完全成为了科幻文了,讲术平衡宇宙的猜想。本书从历史虚构到未来科幻,一切都与熵有关,希望能带给大家全新的感觉。
风子奡
乞丐皇子复仇路
乞丐皇子复仇路
二十年前,天叶王朝皇子叶不孤被师傅柳一刀带入坊间,只为躲避祸乱,如今,王朝分崩离析、大厦将倾,不得不急发三道皇榜,唤醒皇子叶不孤,而柳一刀已近暮年,奄奄一息,死前动用最凌厉的占卜术“生死占”预测未来,并将自己毕生功力传给徒儿叶不孤;与此同时,柳一刀当时为了完成任务抛妻弃子,如今女儿柳如墨已经长大成人,她历经万难,却没来得及见父亲最后一面,不得不与叶不孤一起,并肩作战,发誓要揭开当年的谜团,在相处的
假斯文儿
朕
少年穿越到了大宁朝,开局登基,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本想做个昏君。无奈朝堂暗潮涌动,权臣在旁。朝外异族聚集,虎视眈眈,大宁岌岌可危。扫清奸佞,荡平异寇!谁道暴君不可治国?
孤央
喜唐
喜唐
回到唐朝,重生为家族里的独苗。纨绔?二世祖?斗鸡走狗?哈哈哈,这不是梦吧!那就接着奏乐接着舞,老子就当二百五!那就接着唱歌接着舞,老子要当二百五。
微微的薇
我家父皇爱修仙
我家父皇爱修仙
嘉靖二十七年,元宵节刚过,紫禁城玄武门发生一起耸人听闻的‘宫变’,天师秉一真人陶仲文被皇太子朱载壡打了,一时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文武大臣纷纷各显神通,东宫之位亦岌岌可危,面对此景,我们的太子殿下朱载壡只存一个念头:父皇你就快把我废了吧!
都督天下诸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