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六百年前的自己

第48章 盛庸自杀

盛庸自朱棣攻破南京后,在淮安率部投降,朱棣为了稳住这些建文旧臣,下旨凡是愿投降归顺的一律既往不咎,因盛庸当时在淮安,朱棣干脆让他驻守淮安,维持当地治安。

不过待朝局稳定后,朱棣便对各州县的统兵将领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替换和调动,盛庸的亲信部下也多半被调走,这让盛庸的内心感到一丝不安。于是为了消除朱棣的对自己的戒心,他主动上奏向朱棣提出了辞官,朱棣看到盛庸的奏折后,当即批了一个“准”。

就这样,盛庸开始深居简出,过上了一段难得的清净日子……

苗辄奉命前往淮安缉拿盛庸,为了方便行事,一行人着便服素衣,陆路行了两日,水路半日,于四月八日赶到了淮安。

进了淮安城,苗辄换上那令人闻风丧胆的银白色飞鱼服,骑马朝盛府而去。

当苗辄来到盛庸府外时,发现盛庸所住府邸显得有些寒碜,毕竟之前也是朝廷二品大员,可却住着一个三进三出的旧院子,那南外墙因常年未维修,都已经有砖体脱落了。

“看来这还是个清官啦!”苗辄心里对这盛庸倒心生起几分敬佩。

苗辄上前准备敲门,却发现门自己打开了。

“嗯……没锁?”

苗辄带着手下力士径直向院里走去,此刻正值春季,万物生长,本该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可这院落却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样子,显得那样的萧条,这前院里竟看不到一个仆人。

“难道那盛庸听到风声,提前跑了不成?”苗辄不禁心里泛起了嘀咕,如果真让盛庸跑了,无法交差可是要被问罪的。

来到内院,还是一个人都没有,苗辄开口喊道:“盛庸何在?”

好一会才从正房里走出一个仆人,看这仆人年纪也该有五十多了,应该伺候盛庸很多年的了。

“几位大人找我家老爷有事吗?”

苗辄道:“有人弹劾盛庸对皇上不满,意图不轨,我奉皇命缉拿盛庸。”

那老仆人带着一丝悲伤道:“我家老爷冤枉啊!”

苗辄见状以为这老家伙在给他演感情戏,遂不耐烦的说道:“哼!被我锦衣卫北镇抚司盯上的人,没有说自己不冤的,快说盛庸在哪?”

老仆人擦了擦眼泪,指了指中间的正房说道:“我家老爷在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将神一怒
将神一怒
曾经替国征战,保卫国门的他,被当做维护和平的筹码,送进了冤狱!军功被国戚强占,为隐瞒事实,满门被屠戮,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属下被驱逐,就连他的妹妹,也沦为血奴,给仇家的敌人续命输血,得知真相的他,手提三尺剑锋,踹开了牢狱大门,对着跪在满地狱卒前的战神们,冷冷地说道:“这一次,跟随我,屠门!屠国!屠天下不平之事!”
某乙君
莽在北宋末年
莽在北宋末年
在重文抑武的北宋当兵是什么感觉?窝囊、憋屈、炮灰?赵莽:来都来了,不如好好莽一回!杀最凶残的金人,揍最怂蛋的士大夫,收最凶恶的土匪贼寇!赵莽:老子的口号是以(武)德服人!赵佶:生子当如莽(凶残如斯,不似赵氏子)!赵桓:悔不该早听小八之谏!赵构:八哥威武!斡离不、粘罕、金兀术:直娘贼,比俺更像野蛮人!
贼秃秃
极品大周昏君
极品大周昏君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清源朝
燕云志
燕云志
燕云生逢英雄辈出的燕州大陆,于唐盟花街出世,在明教圣人的暗中安排下来到秦川武场拜赢霸天为师,成为十三太保。学艺有成的燕云被唐盟和漕帮暗中追杀,逃到林场结识完颜旻,与其结拜,适逢草原铁骑攻打白山黑水城,燕云帮其退敌,被乞颜真看中两军和好。在草原部落和林场部落的帮助下燕云回到中原,又得到汉帮辅助,最终奠定根基统一了燕州大陆。登基之日北海龙岛岛主郑成龙帅兵进犯,燕云御驾亲征收服龙岛,从此踏上了更加广阔的
幻夕煞
且下琼楼
且下琼楼
日月山河仍在,诸君且下琼楼。北方大律朝明主得位,渐入鼎盛;南方凛朝新族崛起,虎视四方;东南古国大黎日渐衰败,洒朝兵锋锐利,剑指海西而意图天下……值天下大争,雄国大溱,却自闭耳目,上有帝王满心杀王削藩,下有衮衮诸公一意争权夺利,罔顾时事利弊,使山河跌宕,兵灾人祸四起……幸有八方志士,汇聚而起,倾覆腐朽銮殿,刺破虚幻琼楼,再使日月高悬,山河锦绣。
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