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没有普通人的分析数据,这点在她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就像普通人的出行方式一样,他们不需要了解火车高铁飞机需要如何驾驶。
根据上次火箭发射的状态和数据,航天基地和SSA的人员也在对火箭和航天飞船进行紧锣密鼓的调整。
这一次的主要调整方向,包括再次压缩火箭的成本,调整回收装置。
现在依靠阴气发射作为动力能源发射的火箭已经成功将火箭的推动力升级,以及航天飞船的整体性能提升。
\氧气……\
灵淩想了想,这是在太空生活的基础。
空间站有足够的制氧设备,这些设备包括电解氧和固体燃料制氧。
再加上携带的制氧物资和,可以满足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几个月的时间了。
但是目前的任务可不是简单的在太空站生活几个月时间就足够了。
他们还要去搭建月球基地,月球没有氧气,但是营造合适的环境后,至少在防护罩内他们将让整个月球基地内成为有氧环境。
现在问题的关键点来到了,如何利用防护罩将内部的氧气留住。
防护罩本身就是用来防范外来的攻击的,它还没有这么大的作用,能对空气中的元素进行筛选。
利用阴气似乎也行不通,阴间可没有氧气。
回想了一遍脑海里各种凌乱的知识,叹了口气,修仙界对气体的研究太少。
她倒是可以在基地内不断造氧,可是在星球没有源源不断的氧气产出的情况下,可能日后会出现问题。
还是要在基地附近搞绿化,人工湖海也必须安排上,让这些植物可以适应月球新环境之后尽快实现氧气产出。
转眼,灵淩又对方案进行改进,目前可行性高达92%。
她决定不再等待了,系统方案可以不断更新完善,月球基地的建立确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皱了皱眉头,这次登月,她不仅带上了大量的基地建设物资,也带了很多人。
整个登月队伍绝无仅有的达到了十二人之多。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工程师,建立太空站和建立一个真正的月球基地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是建设过太空站工程师有着十足的经验,这样月球基地的整体建设才会加快。
她瞄了眼基地建设图,半圆形球体的建筑将成为他们月球基地的主要景象。
这是通过计算后最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建筑结构了。
而且对于他们这群建筑新手也很友好。
为了不增加飞船的重量,和占用空间,这些建筑材料目前都被灵淩放在了自己的空间里。
这次的月球之旅,她预计将在月球待2-3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此次任务。
\我们自己建真的行吗?\
马庆龙有些犹豫,他们在来之前确实恶补了一番建筑学。
这些知识听的他云里雾里的,一上课只想打瞌睡,根本不像他热爱的航天学有趣。
他在来之前已经决定了,这些工程师们肯定有听懂的,再加上还有灵淩兜底,他觉得自己这次只要安静的做个卖力建筑工人就可以了。
至于到底怎么建,这些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