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鸣听着,还怔住了,见皇上在等待他的答案,思忖后,才说。
\这两位公子在京城都享有盛名,皇后的侄子,还是金科状元,同长宁公主也是相配。\
说着,稍加停顿,看向皇上说,\只是微臣记得,这雍州灾情,就是他在负责的。\
\太后家的侄孙呢?\,皇上说着,当即给否决了,\那小子长得太丑了,配不上长宁。\
\罢了罢了,等长宁来了京城,让她自己选选,朕让人把京城郎君的画像都给她了,看她瞧中了哪位,朕再指婚。\
话落,皇上就看向白鹤鸣,有片刻的失神,论京城的郎君,最为出色的,还真没有比得上他的。
只是长宁和他么....
不过,为什么这般出色的孩子,不是朕的皇子?
皇上想到不争气的儿子们,心口就堵得慌。
这不,提到他们,不争气的儿子就来了。
\皇上,太子殿下来了。\
\让太子进来。\
太子殿下元衍之进来的时候,面上还带着笑容,可看到白鹤鸣也在,笑容当即就僵硬住了。
这家伙,为什么总缠着父皇!
到底谁才是父皇的儿子啊,为什么每次有他,父皇就一副很嫌弃孤的样子。
巴不得,孤才是外人,白鹤鸣是太子。
元衍之每逢白鹤鸣,必要堵心,今天更堵心了。
因为父皇脸上的嫌弃更加明显,看向白鹤鸣的时候,就是欣赏,还有孤得不到的,慈父般的笑容。
为什么这么堵心!
\太子怎么来了?\
皇上见元衍之的眼珠子瞪啊瞪的,就无奈叹气,即便是亲儿子,还是忍不住嫌弃。
朕长得好看,又英明神武,怎么在太子这里,就没有看到朕的优点呢?
必然只随了皇后。
连脑子都是。
\回父皇,儿臣是听说长宁皇妹在驿站遇刺,心中担忧,想亲自去接长宁皇妹回京。\
元衍之习惯性地无视皇上面上的嫌弃,反正他是太子,再嫌弃,他也是太子,将来的西夏国帝王。
\你要去接长宁?\
皇上头疼地看着脑子蠢的元衍之,深深为将来的西夏国担忧,可儿子是他生的,再嫌弃,也要好好教导。
\你可知道,长宁是被混在难民的刺客行刺,这雍州的难民,可是你的表弟在管,此事你可知道?\
元衍之听着,以为皇上在怀疑他们要害长宁公主,忙解释,\父皇,儿臣就是知道长宁被雍州的难民行刺,怕人误会,所以才想平安接长宁回来。\
话落,见父皇一副怀疑他会把长宁害死的表情,更心塞了,\父皇,儿臣带着羽林卫去,路上不会出现意外的。\
\不必了。\
皇上无奈叹气,见太子没有明白,挥手让他自己回去琢磨琢磨。
不然看着太子,朕更堵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