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子的流水线是发达,可咱的药品又不卖到国外去,自产自销还是可以的,所以你也没必要跟小本子比……”
“中药一定会国际化,我买药厂,就是为了要跟小本子比,而且要把小本子比下去。”时琪说的掷地有声。
她这句话一出,屋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时琪脸上,有敬佩的,有惊讶的,有不敢相信的……
沈厂长也年轻过,时琪的话,让他想起了当初的自己,他也曾是个热血青年,立志要振兴中医。
可惜越振兴,东正药厂完蛋的越快,是他无能吗?
屋子里安静了好一会儿,沈厂长才勉强笑道,“小时同志,是我庸俗了,东正药厂吧,设备和效率的确是不怎么样。
你要是真想买厂,我可以给你推荐一家,小是小了一点,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地皮,手续和资质都是齐全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沈厂长已经不把时琪当成冤大头来看了,他像对待忘年交朋友一样,慎重的给时琪介绍了一家乡镇药厂。
“这家江北制药厂,是春苗公社办的企业,算是大集体吧,你要是真想买厂,就去跟他们谈,也许有惊喜。”
沈厂长说着,还翻出来两张名片,和江北制药厂的资料,一起交给了时琪。
时琪明白了,从一开始沈厂长就没打算卖掉东正制药厂。
他需要的只是一个投资者,不管是代工也好还是入股也好,只要对方能带来钱,帮他盘活账面上的资金就行。
尽管如此,时琪还是向沈厂长表示了感谢,刘美玉很不好意思,一直把他们送到了大门口,
“之前我就跟沈厂长说过,你们是想买厂,他也一直答应的,谁想到跟前,又变成了拉投资,真对不起啊。”
会计就是普通的打工人,哪里能左右得了厂长的想法?
再说,今天也不是全无所获,时琪扬了扬手里的名片,
“刘会计,今天的事全仰仗你和代厂长帮忙,接下来我就要去江北制药厂谈了,你有没有意向加入我们?”
“加入?怎么加入?”刘美玉顿时来的兴趣,东正制药厂半死不活,上班也拿不了全额工资。
像他家,幸亏还有戴院长挣钱,要不然几个孩子上学都成问题。
时琪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的打算,她要买药厂,自然需要全套管理人员,刘美玉过去,可以当一个主管财务后勤的副厂长。
刘美玉的眼睛立刻亮了,她当然知道副厂长是什么概念,能主管财务后勤,那可都是厂长的心腹……
时琪能如此信任,让刘美玉感觉到很高兴,但是也有美中不足,那就是时琪的厂,也是个体户办的厂,不知能长久不。
“这事儿我可不能自作主张,得跟我家老戴商量一下。”
“这是当然,那我先告辞了。”
离开了东正制药厂,时琪几人直奔江北制药厂。
这家制药厂是公社办企业,别看名字起的大,其实规模小得很。
就因为靠着巨澜江公社,所以起了这么个名字。
因为事先没有约定,几人也不好贸然进去参观,只是绕着围墙走了一圈,心里有了个数,就直奔公社而去。
据顾遥说,他在这个公社,还有个熟人,“我们是战友,他转业后,就落在这公社了,我们先问问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