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不过看着姐妹的份上,也不好太不给面子,皮笑肉不笑地敷衍着。
她脸都笑酸了,心里正抱怨着,却又听孟元卿说要给芳华阁介绍大买卖,顿时所有的抱怨都烟消云散。
能介绍买卖就好!能介绍买卖的都是大爷!
立即开心地举起酒杯,对孟元卿说道:“多谢孟公子照拂,阿蛮敬您一杯!”
孟元卿也举起酒杯,“阿蛮姑娘客气!多谢你对舍妹的照拂,我敬你!”
两人愉快地碰杯,愉快地叫对方吃菜,跟多年未见的好友一样,孟铅华在他们面前都显得多余。
孟元卿说到做到,次日就摆了几桌酒席,把京都有头有脸的纨绔子弟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回家去缠着自己的母亲,让母亲同意,给家中女眷做衣裳都到芳华阁去做。
但凡纨绔子弟,哪一个不是被母亲宠坏了的?他们的请求,家中母亲自然不会忽视。
然后孟元卿还教他们,若是母亲不同意,就帮着母亲干点活,再每日读读书做做样子,必得哄母亲同意了才是。
虽然他在京中的时日不多,但每次回京,都能稳坐京都纨绔子弟的头把交椅。
最初是因为他会玩,什么下河摸鱼、上房揭瓦、逛窑子、戏花魁,都是由他领头。
后来则是因为他有出息,是纨绔子弟里最有出息,也是唯一有出息的一个。
其他的纨绔子弟都只会吃喝玩乐,就算身上有个一官半职,也是靠着家里的庇荫,或者用家里的人情和银子换来的,不像孟元卿,他是实打实自己挣来的。
他武功好,会打仗,凭实力获封镇北将军,假以时日就是封侯也不在话下。
这群纨绔子弟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唯独一条,那就是慕强,谁会玩、谁有能耐,他们就以谁马首是瞻。
孟元卿不在京都的时候,窦安差不多就是他们的老大,可是窦安只会玩,武功远没有孟元卿厉害,也不像孟元卿那样能打仗、挣功名。
所以孟元卿回京以后,只要振臂一呼,这些纨绔子弟,包括窦安在内,都愿意围着他转。
既然老大都请喝酒了,那他们回去找母亲撒个娇、耍个赖也不算事。
只是他们不明白,为何做衣裳非要去芳华阁,老大跟芳华阁又有何渊源?
孟元卿素来不喜妹妹被这群纨绔兄弟注意到,唯恐他们见色起意,惦记了去。
于是信口胡诌道:“也没什么,不过是爷看上了芳华阁的女裁缝,随意帮衬一把罢了。”
就有人问了,“什么样的女裁缝,能让老大如此费心?”
孟元卿打着哈哈道:“这不能告诉你们,等爷弄到手了再说!”
就这样,众纨绔也没打听出个所以然来,却个个都回家去求母亲告奶奶,求她们准许,家中女眷的新衣都去芳华阁做。
其中一人,一顿不吃母亲就急坏了,忙不迭答应。
再有一人,回去晨昏定省了三日,母亲觉得他终于懂事了,也高高兴兴答应了。
还有一人,回去拿着书读了几日,然后写了一首赞美母亲的诗,让母亲在贵妇圈儿里很是炫耀了一把,母亲便也同意了。
……
众纨绔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将家中母亲哄得不要不要的,然后芳华阁的生意就火爆了,把阿蛮忙的头角倒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