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风凉话了你,一样是巧克力,Godiva和起士林都有,你吃哪个?”
“确实是黑松露好吃些。”
肖弋一下子没听懂两人在说什么,可直觉告诉他,公仪韬知道很多他不知道的事情,比自己跟她更有共同语言。
“不聊了,我要准备晚饭了,今晚吃金合欢沙拉如何?”
公仪韬愣了一下,她说的那个东西好像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她也不该知道,可她就是说出来了,也知道怎么做。
“有莳萝吗?”
“后院有的是,那东西在东北叫野茴香。”
“那我去摘吧。”
他心底那点庆幸彻底被她打碎,顿时眼睛发黑心里发苦,原来她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没说。
那今天是为了肖弋出头才跟自己摊牌的吗?
六十年代勃列日涅夫时期,随着食品工业化发展,各种方便的即食罐头开始流行,最经典的搭配就是商店售卖的蛋黄酱。
节日美食金合欢沙拉应运而生,这种装入蛋糕的沙拉分为多层,下层用土豆打底,再铺满金枪鱼罐头。
然后依次铺上洋葱、胡萝卜、奶酪、蛋白碎,每层之间都要涂满蛋黄酱,最后用切碎的莳萝和蛋黄摆出金合欢的造型。
林珍娜故意提出要吃这个,就是想提醒公仪韬要注意分寸,半斤对八两的存在,装什么高人一等。
有人的地方就会分出三六九等,那林珍娜自然要做金字塔尖上的存在,而不是被他们两个傻小子压一头。
主打的就是一个无差别攻击。
管你们喜不喜欢我呢,老娘不高兴,就都得给我消停的眯着。
蛋糕状的沙拉一端上桌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对它的渴望程度甚至超过了年夜饭的红烧肘子。
无他,这个沙拉才发明没多久,制作过程繁琐且花费时间较多。
在毛子国也只是作为节日美食而存在,在国内几乎上是吃不到的,可他们却吃到了。
可惜没有洋葱和奶酪,所以这个金合欢沙拉并不正宗,但即便如此,也足够大家吃的心满意足。
刚刚肖弋带回来的不只有凉糕和零食,还有一堆信。
这个年代还没有粉丝一说,可她还是因为那两首歌,收获了一批粉丝。
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全国各地的来信,其中以各个地方文工团的邀请信为主,要么是希望她能参军当个文艺兵的,要么是希望她能提供歌词和曲谱的。
她连看都不看,收到后直接扔在一边,国内这个时候对版权方面没有任何相关的保护法律。
那些想要曲谱的连‘授权’二字为何物都不清楚,半句不提版权费的问题,这跟空手套白狼有什么区别?尤其套的还是她手里的狼。
今年全球都在深受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影响,自打入伏以来东北低温冷夏,沿海地区台风减少,西南和东南地区不是干旱就是洪涝,几乎全国都在受灾。
村里的老人们每天都在念叨着要灾荒了,那一辈人是经历过三年大饥荒的,所以他们对粮食的重视程度几乎是偏执的。
林珍娜没因为缺粮而挨过饿,只因为忙或者减肥而感受过饿,自然不能理解村民们的想法。
但她知道挨饿的滋味不好受,所以才会在推广大棚这件事上下这么大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