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牛司机开车送他们去要下乡的朱家坎生产大队,车程不远也就三十分钟,但若换成牛车或自行车后果不堪设想。
“唉,幸好昨天下火车在招待所住了一晚,这么颠的路要是不让我歇一歇就连着赶路,那得遭多大罪啊,露西你说是不是?”
赵露西点了点头小声跟她道谢,陆家明红扑扑的脸蛋也出卖了他,看来不是只有自己娇气,大家都不是能吃苦耐劳的。
“家明,我行李带的有点多真是辛苦你了呀。”
“不辛苦不辛苦,下乡嘛,我带的行李也不少。”
林珍娜在心里回了句:呵呵哒!他就带了一个行李袋和一床被褥,这也敢说自己行李多?
难不成他是在反讽?
土路两旁种了大片大片的玉米,七月正是玉米疯长的季节,一眼望去绿油油的像油画一样美。
“咱们是不是快到了?”
“是快到了,珍娜,咱们没用知青办给的车票,昨天也没去跟知青办打报告就走了,我担心......”
“王叔叔早就跟知青办打过招呼了,以后跟着我格局可以大一点。”
朱家坎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就是山太矮了,河太多了。
村子被两条河横穿而过割成几个部分,这是嫩江支流和雅鲁河支流,因为水质好,黑土地,加上种植时间周期比较长,所以这里产的大米格外香,不是南方那种一年收几茬的水稻能比的。
沿着河道继续直行,一颗高大粗壮的垂柳映入眼帘,柳树下坐着几个华发老妪,正有说有笑的搓着玉米棒子。
看似岁月静好,可时不时看向路口的眼神里总觉得透着些诡异的精明,像是另类的禁卫军,时刻守护着身后的村子。
“哎妈呀,小轿车!”
“嘿,你们找谁啊?”
“是不是啥大领导来了啊?”
她们带着好奇又戒备的眼神朝车子走来,不过几个老妪,竟趁着打量车子的功夫把他们团团围住了。
林珍娜见状立刻反锁车门,牛同志听见锁车声说要下车去,让她们在车里等着。
不一会儿,牛同志把几个老太太都扶回了柳树下的石头上继续搓玉米,想来是经常跟着县长下乡对付老太太经验丰富。
“呼,可吓死我了,珍娜,刚刚那些阿婆是干什么的呀?”
“我猜应该只是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不用下地又没事做就跑到村口来打发时间......不过以她们的年纪和行为举止来看,要么参与过战争,要么被侵略过,昨天我听王叔叔说了龙江县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我猜她们不是普通老太太应该是参过军的。”
牛同志刚上车就听见这么一句,于是接话道:“林同志猜的真对,咱们龙江一直就是粮食重镇,打仗的时候最先挨打的就是这儿,朱家坎的老人全都参加过解放战争,你看她们一个个慈眉善目的,其实端起枪来比当兵的年轻人打的还狠呐!”
“咱们可以继续走了吗?”
“可以可以,不好意思啊林同志让你们久等了,等下进村我就走小路,这样路上遇到的村民也能少一点,他们,他们只是没啥见识,不是想使坏的。”
“能理解,没关系。”